文档详情

基于BiLSTM和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辐射源个体识别研究.docx

发布:2025-01-21约1.81万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于BiLSTM和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辐射源个体识别研究

目录

内容简述................................................2

1.1研究背景...............................................2

1.2研究意义...............................................3

1.3文献综述...............................................5

1.4研究目标与方法.........................................7

1.5本文结构安排...........................................9

相关技术回顾...........................................10

数据集与预处理.........................................11

3.1数据收集..............................................12

3.2数据清洗..............................................13

3.3特征提取..............................................15

3.4数据划分..............................................16

模型构建...............................................17

4.1模型设计..............................................18

4.2参数设置..............................................19

4.3训练过程..............................................21

实验结果与分析.........................................22

5.1实验环境..............................................23

5.2实验指标..............................................23

5.3实验结果展示..........................................25

5.4结果分析..............................................26

讨论与未来工作.........................................27

6.1结果讨论..............................................28

6.2未来研究方向..........................................29

1.内容简述

本文旨在探讨一种新的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该方法结合了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与卷积神经网络(CNN)。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随着科技的发展,对辐射源的实时监测和准确识别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公共场所、工业生产以及军事安全等领域。传统的方法往往依赖于复杂的物理模型或大量的人工标注数据,导致成本高且效率低下。为了克服这些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深度学习技术的新型方法。

首先,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多个时间步骤的双向循环神经网络,BiLSTM能够捕捉输入序列中的上下文信息,这对于理解连续的数据流至关重要。其次,将CNN嵌入到这个框架中,以提取特征图并进一步提高模型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这种结合不仅能够有效地处理时间序列数据,还能从图像数据中提取丰富的特征信息,从而实现对辐射源个体的有效识别。

实验部分将展示该模型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并与现有的其他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验证其优越性。此外,本文还将讨论如何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调整模型参数和结构,以便更好地适应各种场景。最终目标是为未来的辐射源识别系统提供一个高效、精确的技术支持方案。

1.1研究背景

随着空间科技的飞速发展,辐射源个体识别成为了空间探测与安全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辐射源个体识别旨在通过分析辐射源的信号特征,将其与其他相似辐射源区分开来,从而为航天器等空间器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然而,由于辐射源信号具有复杂的时变特性和多样的信号形式,传统的信号处理方法在辐射源个体识别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