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年山东聊城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pdf

发布:2024-09-05约5.67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4年山东聊城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2024年山东聊城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

1.王守仁主张“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这种教育主张体现了()的教育思想。

A.量力施教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D.启发性

2.“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这体现了()的学生观。

A.学生是责权主体B.学生是独特的人

C.学生是学习的主体D.学生是完整的人

3.古代教育家颜之推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

肆,久而自臭也。”从德育方法来讲,这里强调的是一种()

A.说服教育法B.陶冶教育法

C.榜样示范法D.实际锻炼法

4.教师要处理好多种人际关系,其中基本的也是重要的是要处理好()

A.同事关系B.师生关系

C.领导关系D.家长关系

5.皮亚杰的“三山实验”证实了儿童思维带有明显的特点,即()

A.直观性B.自我中心性

C.泛灵论D.形象性

6.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心的心理加工实现的,这体现了问题解决的()

A.序列性B.认知性

C.复杂性D.目的性

7.原型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转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是在()

1/9

阶段。

A.原型定向B.原型动作

C.原型内化D.动作定向

8.意义学习的是()

A.概念学习B.符号学习

C.命题学习D.表征学习

9.()就是要训练学生对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如图形、图像、表格和图解

等,以加强其深层理解。

A.生成性学习B.组织策略

C.主题纲要法D.符号纲要法

10.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

圆满的结果和成绩,并能超过他人的动机为()

A.权利动机B.成就动机

C.交往动机D.生理动机

11.有经验的老师在一节课程中会讲解学生感兴趣的故事、谜题或制造悬念来进行导课,这

主要是通过()的规律来组织教学。

A.无意识记B.有意识记

C.机械识记D.意义识记

12.下列选项中属于替代强化例子的是()

A.孩子吃饭不认真就饿他一顿

B.惩罚一个孩子,让另一个孩子看

C.当孩子乱砸玩具时,拿走他正在玩的玩具

D.孩子一哭闹家长就答应要求

13.在听报告时,如果报告人的声音突然停止了,马上就会引起听众的注意。这种注意是()

2/9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

C.随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

14.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区分“q”和“p”两个字母,按照加涅的学习

结果分类来看,这里发生的学习结果类型是()

A.智慧技能B.言语信息

C.认知策略D.动作技能

15.小明对“为什么偷东西是不对的”这一问题的回答是“抓住会挨打”,由此可以判断其

道德发展水平处于()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D.超习俗水平

【参考答案解析】

1.A【解析】“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意为:我们在致知上下工夫,只是随着各人

所能达到的程度去做。这体现的是量力施教的教育思想。

2.B【解析】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和成人之间是存在很大差别的,学生的观察、思考、选

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明显不同,“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

3.B【解析】题干中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与好人住在一起,如同在满是香草的屋里住着,时

间长了自己也会变得芳香。与恶人住在一起,如同身入卖腌鱼的店铺,时间长了自己也会变

得很臭。这说明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

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因此,从德育方法

来讲,题干所述强调的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这属于陶冶教育法。

4.B【解析】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基本、重要的关系。

5.B【解析】“三山实验”证明低龄儿童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性。

3/9

6.B【解析】问题解决活动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实现的,整个活动的过程依赖于一系列认

知操作的进行。题干所述是问题解决认知性的含义。

7.C【解析】原型内化,即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原型)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