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性点是指压器中性点或中性线.doc

发布:2017-06-15约1.63万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TT系统是电气设备直接接地,与电源接地是各自独立的。 一般民用建筑很少采用该系统。 中性点是指变压器中性点或中性线 低压系统接地制式按配电系统和电气设备接地的不同组合分类,可分为TN、TT、IT三种形式,其文字代号的意义如下: 1、第一个字母表示配电系统的对地关系: T:电源端有一点直接接地; I:电源端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有一点经阻抗接地。 2、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与地的关系: T:外露导电部分对地直接做电气连接,与配电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 N:外露导电部分与配电系统的接地点直接做电气连接(在交流配电系统中,接地点通常就是中性点) 在TN系统中,所有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接到保护线上,与配电系统的接地点相连接。这个接地点通常是配电系统的中性点。 变压器低压中性点的接地,称为工作接地。其作用:①降低人体的接触电压,在中性点对地绝缘的系统中,当一相接地,而人体又触及另一相时,人体将受到线电压,但对中性点接地系统,人体受到的为相电压。②迅速切断故障设备。在中性点绝缘的系统中,一相接地时,接地电流仅为电容电流和泄漏电流,数值很小,不足以使保护装置动作以切断故障设备。在中性点接地系统中,发生碰地时将引起单相接地短路,能使保护装置迅速动作以切断故障。③减轻高压窜人低压的危险。 在TN系统中,工作接地是指配电 HYPERLINK \t _blank 变压器低压绕组中性点的接地。工作接地的作用是保持系统电位的稳定性,即减轻由于一相接地,或高压窜入低压等故障条件下所产生过电压的危险性。当配电网一相故障接地时,如没有工作接地,另两相对地电压将上升到接近线电压甚至更高一些;如有工作接地,在线电压为0.4kV的配电网中,一般可限制中性线对地电压不超过50V,而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不超过250V。在10kV不接地系统中,如低压没有工作接地,当高、低压故障短接时,低压系统的对地电压将上升为5?800vL右;如低压边有工作接地,一般可限制低压系统对地电压升高不得超过120V。   一般配电 HYPERLINK \t _blank 变压器的工作接地与其外壳的接地、与避雷器的接地是共用的。共用接地的接地电阻应按三者中要求最高的确定。仅就工作接地而言,接地电阻一般不应超过4Ω,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允许放宽至不超过10Ω 由一次设备相互连接构成发电、 HYPERLINK \t _blank 输电、配电或进行其他生产的电气回路,称为一次回路或一次接线。   由二次设备互相连接,构成对一次设备进行监测、控制、调节和保护的电气回路称为二次回路。 ? HYPERLINK \t _blank 变压器几乎在所有的电子产品中都要用到,它原理简单但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不同的用途) HYPERLINK \t _blank 变压器的绕制工艺会有所不同的要求。 HYPERLINK \t _blank 变压器的功能主要有:电压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 HYPERLINK \t _blank 变压器)等, HYPERLINK \t _blank 变压器常用的铁心形状一般有E型和C型铁心。 ????一、 HYPERLINK \t _blank 变压器的基本原理 ????当一个正弦交流电压U1加在初级线圈两端时,导线中就有交 HYPERLINK \t _blank 变电流I1并产生交变磁通ф1,它沿着铁心穿过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形成闭合的磁路。在次级线圈中感应出互感电势U2,同时ф1也会在初级线圈上感应出一个自感电势E1,E1的方向与所加电压U1方向相反而幅度相近,从而限制了I1的大小。为了保持磁通ф1的存在就需要有一定的电能消耗,并且 HYPERLINK \t _blank 变压器本身也有一定的损耗,尽管此时次级没接负载,初级线圈中仍有一定的电流,这个电流我们称为“空载电流”。如果次级接上负载,次级线圈就产生电流I2,并因此而产生磁通ф2,ф2的方向与ф1相反,起了互相抵消的作用,使铁心中总的磁通量有所减少,从而使初级自感电压E1减少,其结果使I1增大,可见初级电流与次级负载有密切关系。当次级负载电流加大时I1增加,ф1也增加,并且ф1增加部分正好补充了被ф2所抵消的那部分磁通,以保持铁心里总磁通量不变。如果不考虑 HYPERLINK \t _blank 变压器的损耗,可以认为一个理想的 HYPERLINK \t _blank 变压器次级负载消耗的功率也就是初级从电源取得的电功率。 HYPERLINK \t _blank 变压器能根据需要通过改变次级线圈的圈数而改变次级电压,但是不能改变允许负载消耗的功率。 ????二、 HYPERLINK \t _blank 变压器的损耗 ????当 HYPERLINK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