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点接地方式.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发电机及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方式
陶勤
1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电力系统中性点的接地方式主要分两大类:中性点非直接接地和中性点直接接地。
1.1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中性点非直接接地可分为三种形式:
(1)中性点不接地。单相接地时允许带故障运行,供电连续性好, 接地电流仅为线路及设备的电容电流。但由于过电压水平高,要求有较高的绝缘水平,不宜用于110kV及以上电网。在6-63kV电网中,则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但电容电流不能超过允许值,否则接地电弧不易自熄,易产生较高弧光间歇接地过电压,波及整个电网。 ;(2)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当接地电容电流超过允许值时,
要采用消弧线圈补偿电容电流,保证接地电弧瞬间熄灭,以
消除弧光间歇接地过电压。
(3)中性点经高电阻接地。当接地电容电流超过允许值时,也
可以采用中性点经高电阻接地方式。此接地方式和经消弧线
圈接地方式相比,改变了接地电流相位,加速泄放回路中的
残余电荷,促使接地电弧自熄,从而降低弧光间隙接地过电
压,同时可提供足够的电流和零序电压,使接地保护可靠动
作,一般用于大型发电机中性点。
;1.2 中性点直接接地
直接接地方式的单相短路电流很大,线路或设备须立即切除,增加了断路器负担,降低供电连续性。但由于过电压较低,绝缘水平可下降,减少了设备造价,特别是在高压和超高压电网,经济效益显著。故适用于110kV及以上电网中。
2 主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
2.1 110kV ~500kV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
110~500kV系统应该采用有效接地方式,即系统在各种条件下应该使零序与正序电抗之比(X0/X1)为正值且不大于3,而其零序电阻与正序电抗之比(R0/X1)为正值且不大于1。
2.1.1 330kV及500kV系统中不允许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运行,
;因此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500KV变电站的220kV母线单相短路电流超标时,自耦变压器的中性点可采用经小电抗接地,降低单相接地短路电流。
2.1.2 110kV及220kV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或经低阻抗接地,当需要限制系统单相接地短路电流时,部分变压器中性点可不接地,这样可以使系???的X0/X1大于1~1.5,使单相接地短路电流不超过三相短路电流。为方便运行调度灵活选择接地点,变压器中性点通常都经隔离开关接地,当变压器中性点可能不接地运行时,若该变压器中性点绝缘不是按线电压设计,应在中性点装设避雷器保护。
2.2 3~66kV系统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
2.2.1 3~66kV系统,当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不超过下列数值
;时,变压器中性点应采用不接地方式。
1)35kV、66kV系统,10A。
2)3 ~10kV钢筋混凝土或金属杆塔架空线路构成的系统,10A。
3)10kV非钢筋混凝土或非金属杆塔架空线路构成的系统,20A。
4)3、6kV非钢筋混凝土或非金属杆塔架空线路构成的系统,30A。
5)3 ~10kV电缆线路构成的系统,30A。
2.2.2 3~66kV系统,当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超过上述值,又需在接地故障条件下运行时,变压器中性点应采用经消弧线圈方式接地。
2.2.3 6 ~35kV主要由电缆线路构成的送、配电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较大时,可采用低电阻接地方式。
2.2.4 消弧线圈的应用;a)消弧线圈的容量应根据系统5~10年的发展规划确定,并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Q-补偿容量,kVA;
K-系数,过补偿取1.35,欠补偿按脱谐度确定
IC-电网或发电机回路的电容电流,A;
Un-电网或发电机回路的额定线电压,kV。
b)装在电网的变压器中性点的消弧线圈,以及具有直配线的发电机中性点的消弧线圈应采用过补偿方式。对于采用单元连接的发电机中性点的消弧线圈,宜采用欠补偿方式。;C)系统中消弧线圈装设地点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保证系统在任何运行方式下,大部分电网不得失去消弧线圈的补偿。不应将多台消弧线圈集中安装在一处,并因避免电网仅装一台消弧线圈。;3 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
发电机内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点流过的电流是发电机本身及其引出回路所连接元件的对地电容电流。当超过允许值时,将烧伤定子铁芯,进而损坏定子绕组绝缘,引起匝间或相间短路,故需要在发电机中性点采取措施,以保护发电机免遭损坏。
发电机中性点可采用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或高电阻接地的方式。
3.1 发电机中性点的不接地方式
(1)单相接地电流应不超过允许值。见表3.1
;表3.1 发电机接地故障电流允许值;(2)发电机中性点应装设电压为额定相电压的避雷器,防止三相进波在中性点反射引起过电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