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复习题.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名词解释
1.固体废物: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
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
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生物处理:以固体废物中可降解的有机物为对象,通过生物 (微生物)的作用使之
转化为水、二氧化碳或甲烷等物质的过程。
3.资源化: 资源化,指采取各种管理和技术措施,从固体废物中回收具有使用价值的
物质和能源,作为新的原料或者能源投入使 。广义的资源化包括物质回收、物质转
换和能量转换三个部分。
4.热解:是将有机化合物在缺氧或绝氧的条件下利用热能使化合物的化合键断裂,由
大分子量的有机物转化成小分子量的燃料气、液状物 (油、油脂等)及焦炭等固体残
渣的过程
5.减量化:指通过实施适当的技术,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容量。其中,前者的实
施主要在于清洁生产技术的开发与应 ,从生产源头控制固体废物的产生;后者则包
括分选、压缩、焚烧等方法,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和利 ,从而达到减少固体废物容
量的目的。
6.无害化:指通过适当的技术对废物进行处理 (如热解、分离、焚烧、生化分解等方
法),使其不对环境产生污染,不致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7.卫生填埋:利用工程手段,采取有效技术措施,防止渗滤液及有害气体对水体和大
气的污染,并将垃圾压实减容至最小,填埋占地面积也最小。在每天操作结束或每隔
一定时间用土覆盖,使整个过程对公共卫生安全及环境污染均无危害的一种土地处理
垃圾方法。
8.固体废物的分选:是根据物质的粒度、密度、磁性、电性、光电性、摩擦性、弹性
以及表面润湿性的不同,将其中可回收利用的或不利于后续处理、处置工艺要求的物
料分离出来。可分为筛分、重力分选、磁力分选、电力分选、光电分选、摩擦及弹性
分选等。
10.固体废物处置:是指将固体废物焚烧或用其他改变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
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已产生的固体废物数量、缩小固体废物体积、减少或者消除其
他危害成分的活动;或者将固体废物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场所或者设施
并不再回取的活动。
11.城市生活垃圾: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
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12.破碎:破碎是指利用人力或机械等外力的作 ,破坏固体废物质点间的内聚力和分
子间作用力而使大块固体废物破碎成小块的过程。磨碎是指小块固体废物颗粒分裂成
细粉的过程。
13.堆肥化: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下,依靠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
生物人为地促进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的微生物学过程。其实质就
是一种生物代谢过程。
14.焚烧: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的燃烧 (具有强烈放热效应、有基态和电子激发态的
自由基出现、并伴有光辐射的化学反应现象 )
15.生活垃圾: 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
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居民生活垃圾
(Household Waste)、商业垃圾(Commercial Waste)和建筑垃圾(Construction
Waste)。
16.厌氧消化: 也称厌氧发酵,指在厌氧状态下利用微生物使固体废物中有机物转变
为CH 和CO 的过程。4 2
17.固化:在危险废物中添加固化剂(固化材料)将其从流体或颗粒物形态转化成满
足一定工程特性的不可流动的固体或形成紧密固体的过程,使其不需容器仍能保持处
理后的外形。
18.稳定化:在危险废物中通过加入不同的添加剂,以化学或物理的方式减少有害组
分的毒性、溶解迁移性。最常用方法是通过降低有害物质的溶解性,减少因渗滤对环
境的影响。
19.危险废物:危险废物是指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被国家危险废物鉴定标准
和鉴定方法认定的具有毒害性、易燃性、腐蚀性、化学反应性、传染性和放射性的废
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