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反思型教学中的问题设计.pdf
改课校名
初中数学反思型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康叶红
二
二
四
期三第年
【关键词】初中数学;反思型教学;三角形全等;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24)03-0078-02
【作者简介】康叶红,南京市致远初级中学(南京,210019)教师,高级教师。
反思型教学倡导教师“教中反思”和学生在进行“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时,
“学中反思”。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能够促进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堂起始阶段抛出一个数学问题
反思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创设有利于学生理“关于全等三角形,你知道些什么?”通过这个前
解的数学反思型学习活动;学生对学习过程中置性反思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全等三角形的“前
所涉及的有关的事物、材料、信息、思维、结果等世”,如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判定方法”
进行反向思考以促进能力提升,从“学会”走向等。学生通过问题全面感知本节课的研究对
“会学”,直至“慧学”。本文以苏科版八年级上象,摸清全等三角形的来龙去脉,明晰几何对象
册“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教学为的研究视角,为研究全等三角形的“今生”做好
例,从反思型教学中问题设计的视角出发阐述技能与方法的储备。
笔者所思所悟。二、聚焦追本溯源的过程性反思,关注本质
一、给予有效衔接的前置性反思,引导学生理解
回顾旧知过程性反思问题的提出可以在某一个环节
教师在一节课的起始阶段提出前置性反思中,亦可以在某一个环节结束后。教师通过过
问题,引导学生回顾过往所学内容,有效衔接已程性反思问题可以将一节课的核心知识串起
有知识,并主动反思,发现问题,寻求探索方向。来。过程性反思问题贯穿“发现与提出问题”和
学生在思考旧知的同时总结经验,为接下来的“分析与解决问题”,指向“为什么研究”“你是怎
学习作铺垫。么得到结论的”等,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数学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普教立项课题“初中数学反思型教学的设计与实践研究”
(D/2020/02/67)阶段性研究成果。
78
知识。究经验。接下来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再反思”环
掌握三角形全等需要哪些条件是运用全等节:提出一系列的结构性反思问题,如“判断方
性质解决问题的前提,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法是三个条件,那么多一些可以吗?少一些
策略显然不止一种,那从何入手呢?整个探究呢?”“条件的数量是否最优?”“在三个条件的前
过程,教师设置了三个过程性反思问题,让学生提下,除了发现的四种,还有没有考虑到的情形
的思维过程“有迹可循”,体现反思型教学的教呢?”让学生参与到结构化认识的过程中,形成
育价值。教师设置了如下活动将几何研究的一结构性板书,为后续相似的学习积累经验。
般形式完全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四、立足自然生长的结果性反思,指向未来
活动:已知△ABC,画△ABC,使△ABC≌发展
△ABC。(画图工具:直尺、量角器、圆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