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和势能(人教版ppt说课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动能和势能 教学目标 : 1、知识能力目标: (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 (2)知道什么是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 (3)初步理解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动能和势能 教学目标 : 2、过程和方法: (1)经历科学 实验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在处理较为复杂问题时具有控制变量的初步会识; (3)进一步加强学生学习物理方法的教学(观察、实验) 动能和势能 教学目标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实验为基础,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体验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动能和势能 教学目标 : 教学重点:能量、动能的概念。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它就具有能量,物休能够做的功越多,这个物体具有的能就越大”,及机械能概念中“统称”的理解。 动能和势能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学生厌眷教师的单独说教 学生希望发表见解和表现才华 动能和势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缴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自我认识,自己探究,体现成功感,消除基础差学生学习物理的畏惧感,激发优等生学好物理的信心 动能和势能 把学习物理作为一种志趣而不是负担,是初三物理教学的当务之急 本节课采取学生举例,教师引导,改演示实验为学生探究性实验,边没疑、边引导、边讨论,启发诱导,指导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 动能和势能 学生按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比较论证,交流合作的程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信心 动能和势能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休及投影仪展示能够做功的物休实例及学习提纲、讨论练习,学生探究实验主要要求,印在纸上发放学生,提高课堂效率 动能和势能 复习提问,投影引入2` 用“怎样才算做了功”提问 ,回顾力的作用成效、功的两要素,功的计算公式W=Fs及功的单位 动能和势能 新课教学32` 1、播放投影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形成能量概念 3` 2、学生举例5` 3、形成三个基本概念 2` 动能和势能 新课教学 4、对照实例提出问题 1` 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5、猜想假设 4` 1)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及物体速度有关 动能和势能 新课教学 5、猜想假设 2)重力势能大小可能与物体质量和高度有关 3)弹性势能大小可能与物体弹性形变有关 动能和势能 新课教学 6、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4` 1)探究动能大小决定因素设计方案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怎样度量运动物体做功的大小?二是怎样使两个质量不相等的物体速度相同?让学生讨论可能的方案 动能和势能 新课教学 6、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2)探究弹性势能大小决定因素度量运动物体做功的大小与探究动能大小决定因素设计方案基本相同。探究重力势能大小决定因素度量运动物体做功的大小学生在生活中有一些经验,让它从高处落下观察物体的形变 动能和势能 7、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6` 学生按小组实验 记录结果 动能和势能 8、分析论证2`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9、评估交流1` 学生汇报结论 动能和势能 10、学生所举实例分析引入另一新知识2` 机械能及其能的单位 动能和势能 讨论以下问题5` 1)?? 高山上有一块大石头,稳稳地等在那里,它有没有能量?有什么能量? 2)?? 列举几个物体具有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事例。 3)?? 在空中飞行的球,它具有动力势能是5焦,具有动能是4焦,这只球具有的总机械能是多少? 动能和势能 讨论以下问题 4)?? 在同一高度铅球和棒球具有重力不相等,若使它们的重力势能相等,可采取哪些方法? 5)从斜槽上端滚下的小球,它有没有重力势能?在它下滚的这程中重力势能的大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在滚下的这程中没有动能?它的动能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动能和势能 动能和势能 实验一: 目的:研究决定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动能和势能 实验一: 记录表格 动能和势能 分析思考 小球从斜面不同高度滚下来,到达水平面后,速度为――――― 小球从斜面相同高度滚下来,到达水平面后,速度为――――― 比较1、2可得--------------------------------------------------------- 比较2、3可得--------------------------------------------------------- 动能和势能 实验二: 实验目的 :研究重力势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动能和势能 实验二: 记录表格 比较1、2可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