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刚农村卫生人员李小刚.ppt
急诊医学总论;;一、急诊医学定义;二、急诊医学范畴;一〕初步急救;一〕初步急救;一〕初步急救;二〕灾害救治;三〕危重症救治;三〕危重症救治;四〕心肺脑复苏;五〕急性中毒;三、急诊医疗效劳体系模式;四、急诊医学的特点;四、急诊医学的特点;灾难医学概论;;根本概念——灾害;;根本概念——灾害医学;灾害分类;灾害医学的特点;灾害事故救援工作原那么;;灾害事故的医疗卫生救援任务;灾害救援中医疗救治的组织;医疗卫生救援的事件分级;医疗卫生救援的事件分级;医疗卫生救援的事件分级;医疗卫生救援的事件分级;医疗救援体系;医疗卫生救援机构的主要任务;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及指挥;;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及指挥;1迅速对伤病员进行验伤分类,找出生命受到威胁的危重伤员并紧急处置其致命伤。
2保持危重伤病员的气道通畅、供氧、维持其血液循环,满足根本生命需要
3迅速平安的将所有伤病员疏散、转运到具有救治能力的医院。;现场应急处理;行动自如;最先到达现场的医务人员应尽快进行检伤分类,并有具有一定创伤救治经验的高年资医生最后确定检伤结果
检伤人员须时刻关注全体伤病员,应处理好个体与整体、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伤情检查应认真、迅速,方法应简单、易行
主要目的是救命,检伤重点是创伤危及生命的严重程度和致命性合并症
;对危重伤患者需要在不同的时段由初检人员反复检查、记录并比照前后检查结果。
检伤时应尽量减少翻动伤病者的次数,防止造成“二次损伤〞
检伤中应重视检查那些“不声不响〞、反响迟钝的患者
双侧比照是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伤员转运原那么及要点;信息报告和发布;信息报告和发布;重大灾难事故的医疗救援;一、重大交通事故灾害;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世界每年有12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英国卫报报导,世界平均每半分钟就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事故的死亡人数主要都发生在开展中国家。
中国每年交通事故50万起,我国道路交通死亡人数仅次于印度,位居世界第二。?我国高速公路亿车公里死亡率几乎是日本的十倍。
统计数据说明,每5分钟就有一人丧身车轮,每1分钟都会有一人因为交通事故而伤??。每年因交通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同步出动
就近转送
首诊负责
准确救治;;一、重大交通事故灾害;现场指挥及组织机构;二、地震灾害;二、地震灾害;
频繁性:我国处于世界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
多样性:我国地震绝大多数是构造地震,此为水库地震、矿震等诱发性地震。
地区性:地震的分布根本上是按活动性断裂带分布的,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好发区域。;;人的生理伤害
1机械性损伤
2挤压伤和挤压综合征
3休克与地震伤感染:破伤风杆菌和气性坏疽病等厌氧菌对创口的威胁最大,病死率很高。
4完全性饥饿
5烧伤
人的心理、精神伤害
;一〕组织领导
1995年公布?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方法?,成立了国家卫生部灾害事故救援小组;
2004年成立了应急救援办公室;二〕现场救援
1自救发现地声地光时立即避震;
瞬时抉择珍惜数秒自救时机。
2专业急救
应在现场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进行
首先搜寻、集中伤员,然后检伤分类,先重后轻,现场抢救,及时运送。
;2专业急救
〔1〕检伤分类:见前述
〔2〕早期救治原那么
1〕危重急症的早期处理:
a保持呼吸道通畅
b建立静脉输液通道
c必要时现场心肺复苏
;
创伤性休克:保持呼吸道通畅,止血,扩容,输血,脏器支持治疗。
完全性饥饿:静脉输液、保温、吸氧和适当的热饮料内服
骨折、关节损伤、大面积软组织损伤:临时固定,不可随意整复。
挤压:尽快解除压迫,伤肢不应抬高,防止活动,不应热敷、按摩伤肢,肢体禁用加压包扎或止血带,口渴者予以碱性饮料,及时运送。;2专业急救
2〕搬动要点:由3-4人托扶伤员的头、背、臀、腿部,抬放置平板上,然后固定运送
3〕转运:成立转运小组,及中专救援说,指定护送医疗队具体负责不同交通工具和途径的转运,途中应严密观察病情。;三、洪涝水灾;三、洪涝水灾;三、洪涝水灾;;;;;1将伤者迅速移至通风处,有条件时予吸氧,并注意保暖;
2对清醒患者,询问有无晕厥史,有条件时均应到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
3不要轻易放弃抢救。;;;去除所有衣物阻止烧伤的进展;
化学干粉末应从伤处擦去并由专人护理,以使患者防止直接接触化学物品;
用大量清水冲洗受伤的身体外表。;110岁或50岁患者,非全层及全层烧伤大于总体外表积〔BSA〕的10%
2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