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 东西方的先哲2.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孔子;①含义:即周礼,周朝人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以宗法分封为基础的礼制。;2.孔子及儒家学说的地位和影响;(2)乌托邦思想:国家的目的是和谐与效率。提出财产公有、普及教育等。;5.政治学:把希腊政体划分为六种。探讨革命和内讧的原因,提出法治优于人治。; ;例题;(1)两则材料都涉及到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
(2)材料一、二评价孔子时,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解析:第(1)问,注意对孔子贡献的设问是仅限于教育领域,而且要多角度认识孔子的教育贡献。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主要有三:教育原则,如有教无类的思想;教学方法,如因材施教的观点;学习方法,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主张。第(2)(3)问实际都涉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基本方法问题;评价历史人物与评价历史事件是一样的,我们应该坚持的原则是以生产力作为标准,方法是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用阶级分析法和一分为二的辩证观进行评判。
参考答案:
(1)私人办学;教育及于平民;推出了合理的教学方法。
(2)相同方法:阶级分析、一分为二。结论:材料一中的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政治上是落后的;材料二中的孔子代表地主阶级,政治上是进步的。
(3)避免简单贴标签,应历史地看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搞政治的碌碌无为之辈排斥出去,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得不到安宁,全人类也不能免于灾难。;请回答:;(2)统治者应该由哲学家出任;理想国家由三个阶级构成,各守其位,国家必然和谐;统治者应该以道德和智慧治理国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