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学院“十二五”时期文化建设规划纲要.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济宁学院“十二五”时期文化建设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
序言
一、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方针原则
(三)发展目标
二、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一)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二)文化建设的内容
三、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实施理论武装工程
(二)实施大学精神培育与弘扬工程
(三)实施优良校风建设工程
(四)实施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工程
(五)实施“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工程”
(六)实施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工程
(七)实施品牌形象塑造计划
(八)实施校园环境建设工程
四、文化建设的组织与实施
(一)加强党委领导
(二)健全组织机构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
(四)完善校园文化建设保障措施
序 言
“十二五”时期是我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
文化建设的重要阶段。根据学校十二五规划,编制本规划,确定
未来五年我校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目标任务,进一
步繁荣发展学校文化,推动我校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高等学校文化建设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集中体现了学校的
品格,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是先导,集中体现了
每一师生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它决定着人的价值追求
和行为方式;又是大学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大学文化的力量,
深深熔铸在学校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团结师生、
推动学校发展的精神支撑。在开创我校美好未来的历史进程中,
学校文化既为学校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是学校
发展的重要内容。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振奋师生精神,必将为实
现学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新的发展时期,大学文化在综合
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学校综合实
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之一。“十二五”时期我校发展仍处于可以大
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
意识,大力推进文化建设,进一步激发学校生命力,增强师生凝
聚力,提高学校创造力,在竞争中占据制高点,掌握主动权。
我校在近 60 年的办学历史中,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形
成了自己的文化,积淀了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在我校迁
入曲阜新校、升本建院的进程中,富有地域特色和时代风格的校
园文化已初步形成。传承和弘扬已形成的优良传统,努力建设体
现历史内涵、时代风格和学校特色、高品位、高水平、高质量的
校园文化,是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重要条件,是全面提高人才培
养质量的根本要求,更是全体济宁学院人共同的事业。我校建设
文化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的形势,我们要增强紧
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握有利于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
遇,大力推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快速发展。
一、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
观为统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牢牢把握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学校发展目标和构建和谐校园的
要求,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以先进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
优良的环境文化为载体,以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科学精神,凝铸
学院精神,传播大学精神为主要内容,以提高育人质量为目标,
秉承“博学笃志、择善敦行”的校训,发扬“至诚至朴、求是求
新”的校风,努力建设体现历史内涵、时代风格和学校特色的大
学文化,不断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把学校建
设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别是和谐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
和辐射源。
(二)方针原则
“十二五”时期,我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下方针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方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统领校园文化阵地。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
的原则,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坚持以人为本,把体现学校教育人文本质和培养学校人
文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主攻方向,保障和实现师生的基本文化权
益,使广大师生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
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以有益活动锻炼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整体性原则,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
层次性、具体性、全面性等特点,所以要统筹兼顾,全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