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农业生态系统的信息流和资金流.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
农业生态系统既靠自然调节,又靠人工调节。
农业生态系统和一般受控系统一样,调节和控制的一个重要机制就是利用信息流。
水稻对稻田杂草化感作用
蒲公英播种
蚂蚁通讯
水稻播种
免耕播种
温室
?
?
?
第一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信息流
第二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资金流
第三节 资源环境影响的经济核算
第四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特点 第一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信息流
一、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自然信息流
信息系统包括:信源、信道、信宿
1 .环境与动植物的信息关系 :
如 日照时间长短 ----- 植物生殖发育信号 月亮和恒星的位置 ---- 候鸟飞行方向的信号 地球的磁场和重力 ----- 植物生长方向的信号 阳光与植物水分与根系和叶片的激素调控
2 .植物与植物间的信息 如植物产生的次生代谢物质(化感作用)
如 水稻对稻田杂草化感作用 3 . 植物与动物间的信息 :
如 玉米受螟虫袭击时释放吲哚和萜烯类物质吸引天敌 4 . 动物与动物间的信息 :
如蜜蜂的舞蹈、蚂蚁的触角、海豹的尿作为领域界限。 二、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人工信息流 1.访自然信息 :如利用人工光源或暗室控制植物的花期,利用人工合成昆虫信息素进行害虫预测预报和诱捕虫等。
2.人工采集和生成的信息 如农民根据作物的长势长相判断栽培措施;利用灯光诱杀害虫等;利用气象卫星进行天气预报等。
3.社会信息 :如人类利用广播、电视、邮电、出版物等进行信息的传递等。
三、自然信息与人工信息的比较
四、信息的量度和生态系统进化的量度
信息论的创始人: C.E.Shannon (香农)
信息量是该信息所消除的系统不确定性大小的一种量 度,信息量的单位为比特。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通常分为四类 1. 物理信息 2. 化学信息 3. 行为信息 4. 营养信息 第二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资金流
一、资金流
资金流(又称价值流: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输入含一定劳动的社会资源,经过劳动生产,成为新的产品输出,新产品含有更高的价值,并在销售之后得到实现,这就形成了资金流。
农业生态系统的资金流:在现实生活中,社会资源的输入要用一定的资金按价格购买,产品的输出也按价格换回一定的资金,这样就形成了农业生态系统的资金流。
二、资金流与能物流的关系
1.相偶联的关系 :通过价格来偶联,方向相反
如购买种子、肥料 --- 投入物质、能量,付出了资金 销售农产品 ------ 输出了物质、能量,得到了资金
2. 脱离了能流、物流的资金流
如经营者与财政金融部门的资金来往
当价格不合理,进行调节如进口收税,出口补贴 生产相对过剩, 价格低,销售补贴; 生产不足,价格高, 消费补贴 3.单独的能物流
如公共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并未伴随有资金的流入与流出,从而导致成本外滩和收益外泄, 易出现经济外部性问题,脱离了社会经济规律的制约。
三、农业生产过程的经济外部性
(一)经济的外部性问题:
经济的外部性问题即经济核算中忽略了在系统外部的,由全社会和全球承受的成本和收益。经济的外部性可分为成本的外部性(成本外摊),和收益的外部性(收益外泄)。
1、成本外摊是指生产系统在生产的过程中,消耗了自然资源成本和利用了自然环境成本,但没有在系统的成本核算中得到反映的现象。
2、收益外泄是指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增殖了自然资源,改善了自然环境,但没有在系统的经济核算中得到反映的现象。
3、时间关联的外部性:一种外部性是和时间有关的外部性问题。如前人植树,后人乘凉
(二)经济的外部性的 解决途径
1、在行政上,明确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划定保护区;
2、通过 资源与环境的法规建设 ,禁止有害环境的行为;
3、通过教育提高全民的环境和生态意识;
4、采用必要的经济手段。通过征收排污费,对破坏环境的罚款,对公用资源的使用实行征税,补贴保护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工作,奖励对生态环境改善作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
(三)解决经济外部性的高斯( Coase)理论:
这个理论实质上是证明通过产权的确定可以使经济的外部问题内部化。
高斯的理论证实:在市场充分发育和交易成本足够低的条件下,不管产权界定给谁,经济外部性问题都可以通过资源的产权确定来解决,而且产权的确定会同时使资源利用的社会总效益达到最大。
第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控制特点
一、农业生态系统调控机制的基本特点
1.兼有中心式调控和非中心式调控两种机制。
2.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层次。
(1)从自然生态系统继承的非中心式调控机制是农业生态系统的第一层调控。这个层次的调控通过生物与其环境、生物与生物的相互作用,生物本身的遗传、生理、生化机制来实现。
(2)由直接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