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06年上海饭店业的现状、供求变化与趋势预测.pdf

发布:2017-06-23约6.36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6 年上海饭店业的现状、供求变化与趋势预测 作者:陈雪羽 一、 2006 上海饭店业现状 1、上海饭店业的构成:星级饭店与社会旅馆 上海广义的饭店业即住宿业, 目前有3800 多个单位,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即星级饭店与 社会旅馆。两者之间的区别,不在其规模大小,也主要不在其档次高低,而是基于市场与服务的 差异。星级饭店提供多功能服务,即除了客房住宿以外,还有餐饮服务、康健娱乐设施服务、 会议设施服务等等。这种服务有深度豪华的(如四五星级等高档饭店),也有浅显低档的(如低 星级饭店);社会旅馆提供单一的有限服务,即客房住宿(有的虽有餐饮,但只是附属于客房,主 要解决吃早餐的问题) 。但在客房住宿服务的深度方面,其内部存在较大差异,其设施并不都是 浅显低档的,有不少是深层次中高档的。如格林豪泰在上海的两家连锁酒店,其客房服务的设 施水平不亚于三星级饭店。 2 、星级饭店的数量、分布及其特点 截至到2006 年一季度上海共有正式评定的星级饭店351 家,其中五星级25 家、四星级 41 家、三星级131 家、一、二星级154 家。此外还有25 家左右相当于四、五星级水平但尚 未评星的饭店。从分布状况看,四、五星级饭店大都集聚在中心城区。尤其是五星级饭店,主 要分布在静安、卢湾、长宁、徐汇、浦东等区的中心商务地带;这与五星级饭店的功能定位 和适配环境基本一致。近、远郊地区目前尚未有正式挂牌的成熟的五星级饭店;四星级饭店 仅有宝山的宝山宾馆、奉贤的悦华大酒店与嘉定的迎园饭店。三星级以下饭店相对平衡,全 市18 个区与崇明县均有分布。从星级饭店经营情况来看,存在着这样一个特点,即星级较高的 饭店经营情况较好,星级较低的饭店经营情况相对较差。如 2005 年的出租率,五星级饭店为 72.33%, 四星级68.70%,三星级63.23%,二星级60.06%,一星级59.44%;2005 年的平均房价,五 星级1362.00 元,四星级640.76 元,三星级334.71 元,二星级210.33 元,一星级184.57 元。 3、社会旅馆的数量、分布及其特点 截至2005 年底,上海有各类社会旅馆3460 余家(床位 17 万多张),分布在全市各个角落。 根据其客房结构的不同,社会旅馆可大致分为三类:一是青年旅店,其客房特征是一房多铺,房 内不设独立卫生间(一般是使用楼层公用洗漱与卫生设施);二是假日旅店,其特征是一房两床 (或三床), 内设独立洗漱卫生设施(也就是一般概念的标准客房);三是经济型商务旅店,其特征 是在一房两床含独立卫生间的基础上增强商务功能(如有相当比重的单人大床房、客房内配 置独立写字桌、软座椅或简易沙发、上网功能等) 。社会旅馆整体来看有这么几个特点:(1) 价格低廉但跨幅较宽(2)分布不均匀但相对合理(3)动态变化频率较快(4)新型经济型连锁旅店 发展迅速。 4 、存量饭店的供需状况 2006 年初上海存量饭店供需的总体状况可以概况为两句话,即“大体平衡,部分酒店略有 供余”。这与三年前的“总体平衡,高星级略显紧缺”已经有所不同。我们可从客房率分析看 到这一点:2005 年上海旅游饭店的平均客房率为66.43%,与2004 年68.74%相比,下降了2.31 个百分点;其中星级饭店客房率为 65.64%,与 2004 年 69.05%相比下降了 3.41 个百分点,与 2002 年 71.82%相比,则下降了 6.18 个百分点。年平均客房出租率的下降反映了市场供应趋 松,从三年前“总体平衡、高星级略显紧缺”演变到目前的“大体平衡、略有供余”。形成这 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酒店客房供应以较快速度在增长。上海这两年每年都有大量新 客房投入营运。仅高端市场领域,2004 年就新增酒店9 家,客房2065 间;2005 年新增12 家,客 房3313 间。二是酒店房价升涨较快,抑止了部分消费需求。2003 年上海星级饭店年平均房价 463.39 元, 比前一年上升9.4% ;2004 年539.16, 比03 年上升16.35%;2005 年599.19 元, 比2004 年增长11.13%。 在总体供应趋松的情况下,各星级供需关系的变化幅度又不完全一样: 五星级酒店:近年来出租率逐步下降,但保持在70%的平衡底线之上(2002 年77.40%-2003 年61.93%-2004 年 75.73 - 2005 年72.33% );表明供需基本平衡,三年前略显紧缺的状况得到 缓解; 四星级酒店:近年来出租率逐步下降,且 0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