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三化学课题3《制取氧气》PPT课件方案.ppt

发布:2016-12-07约1.1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题3 制取氧气 实验步骤: * * 一、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实验装置: 仪器安装原则:先左后右,先下后上 实验步骤: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用手紧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内上升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1、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装入药品 4、点:点酒精灯加热 5、收:收集气体 排水集气法 6、移:将导管移出水面 向上排空气法 氧气不易溶于水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3、定:固定试管(试管口应略低于试管底部) 7、熄:熄灭酒精灯 2、反应原理: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加热 KMnO4K2MnO4MnO2 O2 1、实验现象: (1) (2) 现象 实验编号 集气瓶中的水排尽,里面充满了无色气体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一、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3、实验装置: 外焰加热 夹持在距管口约1/3处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导管伸出橡 皮塞约0.5cm 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排水法 1、用固体加热制氧气的试管为什么要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防止冷凝水回流而使试管炸裂 2、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不利于气体排出 3、怎么样给试管加热? 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4、当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能不能立即收集气体?什么时候开始收集? 不能,刚开始排出的是空气,立即收集会使收集的氧气不纯。 要等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再收集 5、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还是先移导管?为什么? 先移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否则水会倒吸造成试管炸裂。 收集氧气的方法: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适用于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练一练 学法p21页课堂训练1 过氧化氢水+氧气 二氧化锰 H2O2H2O O2 反应原理: (1) (2) 结论 现象 操作 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生成的氧气增多 生成氧气很少 二、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催化作用:催化剂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一变二不变” 练一练 学法p21页 即学即用3-1 三、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反应原理: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二氧化锰 加热 催化剂 试管口无棉花 练一练 学法p21页 即学即用1-1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二氧化锰 加热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加热 过氧化氢水+氧气 二氧化锰 分析下面三个反应的共同点: 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ABA+B (一变多)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