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公路桥单位工程施工总结报告.doc

发布:2017-12-11约6.38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公路桥单位工程施工总结报告 提交日期:2003-08-12?? 浏览: 164    §1工程概况 高楼公路桥,设在高楼渡槽首部,位于高楼渡槽0#线至1#线之间,架立于高楼渡槽1#槽身之上,是高楼渡槽为解决省道57线(青岱线)跨越槽身而设置的一个小型附属桥梁工程。高楼公路桥按汽--20、挂—100,桥面净宽8.60M设计。桥宽为9M,桥长为12M,采用装配式钢筋砼空心桥面板,两侧设钢筋混凝土防撞栏杆,桥面顶高程为22.068M,与原公路以5%纵坡相连接,桥两侧填筑路面每边各长50M,宽9M,靠高楼乡政府侧路面浇20CM厚250#砼,靠大京镇侧路面铺18CM厚热沥青拌碎石。桥台采用钻孔桩双柱式钢筋砼结构,桩径D=1.0M,桩长6.465-15.46M,桩体型式为端承桩,桩尖均伸入强风化下限基岩面50CM以上。 §2施工方案简述 一、地基开挖与基础工程 灌注桩施工共分四个过程:钻孔、清孔、钢筋笼制作安装、浇灌水下砼。 其一,钻孔,共分六个步骤。 (1)、准备工作; ⑵、钢护筒埋设; ⑶、桩机定位; ⑷、成孔; ⑸对比较坚实的土石层或岩层,先用冲击锥钻进,再用冲抓锥清碴。 ⑹终孔验收:钻孔达到设计地质要求后,立即会同监理部、指挥部、设代等建设四方对灌注桩进行联合验收检查,合格并签证后,并立即做好清孔准备工作。 其二,清孔:清孔采用淘渣筒抽渣,并辅之抓锥淘渣,严格控制沉渣厚度在5CM以内,并严格按各地层的地质水文条件控制泥浆比重。 其三,钢筋笼制作安装,共由二个过程组成。 ⑴钢筋笼加工:在孔附近加工成型,并每隔1.5M焊接一道Ф16的加强箍。 ⑵钢筋笼吊放:钢筋笼验收合格后,用15T汽车吊配合卷扬机整体安装就位。下放钢筋笼时严防碰撞孔壁,一般采用正反旋转试控性的方法逐步下放,如下插困难,应立即查明原因,不得强行下插。 其四,混凝土灌注。灌注水下砼是成桩的关键工序,应统一指挥,各工种密切配合,连续快速进行。共有六个过程。 ⑴从清孔结束到开浇砼之间的时间,严格控制在3小时以内。否则要重新清孔。 ⑵采用Ф30CM钢导管,在使用之前,导管预先进行组拼并做充水试验,3小时内试验持续压力不少于0.8MPa。 ⑶砼运输:砼用工程车运输到浇灌点,通过料斗、导管送入孔内。 ⑷开浇:第一斗砼的量为2M3,以保证导管的埋深。导管下口离开孔底0.3~0.5M,第一斗砼的数量配足后,立即拔开松木塞开浇。 ⑸浇注:经常测定砼面高度,并与灌注的砼数量对比,及时提升导管,严格控制埋深。 ⑹凿桩与接桩。 二、支承结构 台帽采用满堂承重钢管支架施工,模板采用工具式组合钢模。台帽分三次施工,在梁板安装完毕后才施工其附属块(前墙和耳墙)。 三、桥面板 梁板预制:采用组合钢模,在现场就近预制。先立底模,再立外模,然后绑扎底板及侧壁钢筋,接着立内模,最后绑扎顶板钢筋。经验收合格后浇筑砼(砼采用一级配砼)。 支座安装:先测量放线定出支座位置,再在测量人员的监控下用座浆法安装支座。 梁板安装:在梁板强度达100%设计强度后,由二台15T吊机用抬吊法进行梁板安装。 四、栏杆与桥面 石渣路基采用先分层碾压法施工,再用预压沉降法施工。 栏杆用定型钢模分块施工。 桥面采用一次性整体浇筑法施工,平板震捣器振捣。 沥青路面和砼路面均由施工省道57线高楼段改造工程的瑞安市交通部门施工。 §3特殊问题处理 一、灌注桩部分 由于地质原因,实际桩底标高与原设计持力层有部分桩不太吻合,经过处理,已达到设计要求。 4#桩,原设计底标高为8.0M,但抓至8.0时,仍是强风化岩石,经与设代.监理部商量,继续往下冲抓,直至4.196M高程,灌注桩才嵌入弱化风岩石0.6M,满足设计要求。 2#桩,原设计孔底标高为9.0M,但抓至15.31M高程时已是弱风化基岩,经与设代.监理.业主商讨,考虑渡槽开挖的影响,桩体需伸入槽底以下1M经上,因此钻至13.911M高程后就终孔验收。 桥1#.3#桩,在施工中发现,强风化下限比原设计有所提高,经设代.监理认可,桩端伸入基岩50CM即可,因此实际施工时以50CM为下限作控制。 二、栏杆 由设计为装配式雕花栏杆,与同在青岱线上不远处的高楼大桥栏杆不一致,且原设计栏杆极易折断,给高楼渡槽带来隐患,因此我项目部提出将装配式栏杆改为同高楼大桥一致的现浇钢筋砼防撞栏杆的建议被采纳,高楼公路桥栏杆遂作了修改。 §4工程进度情况 序号项目开工时间结束时间 1灌注桩1997年7月5日1997年8月4日 2支承结构1997年8月22日1998年4月8日 3桥面板预制1997年11月26日1998年1月3日 4桥面板安装1997年12月8日1998年1月12日 5栏杆与桥路面1997年9月1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