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郭家山副立井西马头门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

发布:2017-01-26约1.46万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郭家山副立井西马头门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部分:马头门施工段地质概况 根据郭家山副立井马头门已掘段及变电所回风通道围岩揭露情况,判断等候室掘进主要穿越浅灰色中粒砂岩及灰黑色泥岩,顶板岩性为泥岩,厚度约10米以上,该段巷道掘进时顶板岩层及工作面揭露岩层为较稳定岩层,施工单位及时掌握岩层赋存情况,有异常及时汇报矿有关单位,以便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安全施工。 第二部分: 施工方案 从郭家山副立井井底车场等候室西通道口(X=5287.175)以原等候室西通道断面继续向北掘进6.35米至X=5293.525,然后刷扩该段西马头门大断面的拱部至设计断面;最后以设计轴线坐标X=5290.000,从等候室西通道口处(Y=2574)以上、中、下台阶施工方法,以α=270°方位角向西施工至Y=2557;以α=90°方位角向东施工3.65米(实体)与郭家山副立井西马头门停掘处贯通。施工完毕后,对西马头门进行混凝土浇注。(详见巷道平、剖面布置图) 第三部分: 施工说明及断面特征 一、施工说明 1、上台阶施工安排 (1)、从等候室西通道口处以坐标X=5290,Y=2574,Z=458.399 (顶板),α=270°方位角,向西平掘1.5m;然后以X=5290,Y=2572.5,Z=458.205(顶板), α=270°方位角, β=9°38′53″下山坡度向西施工13m(平距),最后以X=5290, Y=2559.5,Z=456.047(顶板),α=270°方位角,向西施工2.5m到西马头门的停掘位置。(2)、从等候室西通道口处以坐标X=5290,Y=2574,Z=458.399 (顶板),α=90°方位角,向东平掘5.3m(中至中)与郭家山副立井西马头门停掘处贯通。 下部台阶施工安排 (1)、下部台阶以坐标X=5290,Y=2574,Z=451.289(底板),α=270°方位角,β=4‰的上山坡度向西施工17m到西马头门的停掘位置。 、下部台阶以坐标X=5290,Y=2574,Z=451.289(底板),α=90°方位角,β=4‰的下山坡度向东施工5.3m(中至中)与郭家山副立井西马头门停掘处贯通。 、施工时根据下部台阶留设高度,进行分台阶施工,上台阶掘进施工后,下部台阶高度低于2.5米的,一次施工完毕,下部台阶高度超过2.5米的,下部台阶分两次施工。 3、掘进主体工程施工完毕后,从西至东开始马头门段墙部浇注,之后进行拱部浇注,马头门浇注总工程量22.3米。 二、巷道断面特征 巷道断面为直墙半圆拱形,采用锚-网-喷砼联合支护先作为临时支护,最后进行钢筋砼浇注作为马头门永久支护。 巷道断面参数表 断面形状 直墙半圆拱形 名称 单位 郭家山副立井西马头门 最小 最大 断面积 掘 ㎡ 26.51 44.79 净 ㎡ 20.30 32.79 宽度 掘 ㎜ 6650 7050 净 ㎜ 5650 高度 掘 ㎜ 4700 7110 净 ㎜ 4200 6410 三、管线布置 电缆、信号线、监控线、静压水管、压风管布置在巷道前进方左帮,溜子、风筒布置在巷道前进方向右帮,信号线、监控线吊挂在电缆线之上,间距不小于100mm,压风管支设距底板为400mm,静压水管距底板为1200mm,风筒按规定吊挂,吊挂高度距底板不小于1.8m。 四、轨道铺设 轨道中心线与巷中心线重合,枕木间距600mm,道轨型号30kg/m,工作面每掘进18m铺轨一次。 第四部分: 施工工艺 一、等候室西通道延伸段施工工艺 等候室西通道延伸段施工工艺严格执行《郭家山副立井井底车场等候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有关规定。 二、马头门施工工艺 马头门按要求分两段进行施工。采用上、中、下三个台阶施工,先施工上台阶,再施工中部台阶及下台阶,然后进行直墙通长立模、绑扎钢筋浇注,最后立拱、搭工作台进行拱部浇注。 工艺流程:上台阶掘进锚喷支护→中、下台阶掘进锚喷支护→直墙部支模浇注→立拱搭工作台→拱部支模浇注→拆拱拆模 具体工艺如下: 1、上、中、下台阶掘进炮掘工艺 工作面采用预留光面层爆破的方式分上、中、下台阶掘进,循环进度1.0米,最大空顶距1.2米,最小空顶距0.2米,施工时采用ZQM40/300型风煤钻及YT27型风钻各二台,配合1.6m和1.8m长麻花钻杆或中空六棱钢钎进行钻眼,采用矿用1-4段毫秒延期电雷管和3#煤矿许用乳化炸药爆破,MFB-100型电容式发爆器起爆。 、炮掘工艺流程图 交接班→安全检查→挂线画轮廓定眼位→打眼→装药→放炮→通风→处理隐患→验收规格尺寸→临时支护→出渣→锚喷支护 、爆破说明书 a、掏槽方式——楔形掏槽。 b、周边眼距——大于等于500mm。 c、装药结构——正向装药。 d、封眼材料——土炮泥和水炮泥,长度不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