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点预控题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 力 企 业 危 险 点 预 控
1.什么是危险点?
答:危险点,是指在作业中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地点、部位、场所、工器具或动作等。
2.危险点预测指的是什么?
答:危险点预测,是指在作业前,通过一定的途径,对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点进行分析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安全防范的一种方法。
3.危险点预测的意义是什么?
答:危险点是一种诱发事故的隐患,如果人们不进行治理和防范,在一定条件下,它就有可能演变为事故,事先进行分析预测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就会化险为夷,确保安全,危险点预测,正是这样一种积极预防的有效方法。
4.运用危险点预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答:第一步,认真了解即将开展的作业情况,分析它所具有的特点以及给安全工作提出的课题。同时,回顾过去完成的同类作业所积累的经验教训,作为预测此次作业危险点和制订安全防范措施的参照。
第二步,召开会议进行具体的分析预测。
第三步,围绕确定的危险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并向所有参加此次作业的人员交底。
5.召开会议如何进行具体的危险点分析?
答:与会人员应该是即将从事此次作业的人员,特别应注意邀请有此类作业实践经验的老工人或技术人员参加会议。应把即将开始的作业的全过程,分成若干阶段,让大家逐个阶段地寻找有可能存在的危险点,并提出安全防范的办法。每次作业中存在的危险点有可能是一两个,也可能是多个,因此在分析预测的时候,应尽可能地把所有的危险点都寻找出来。最后,集中大家的意见,归纳出此次作业中应重点加以防范的危险点。
6.为什么说预测到的危险点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答:在作业之前预测到的危险点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它是否与此次作业的实际情况相符合,还必须在作业实践中加以检验。对一项工作时间长、参加人员多、情况复杂的作业来说,要想在作业前把所有的危险点都毫无遗漏地寻找出来,是很困难的,更何况,实际作业的情况在不断地变化,新的危险点也会随之出现。因此,必须紧密结合作业的进程,及时开展危险点预测活动,并把安全防范工作跟上去。
7.什么叫危险点预测控法?
答:危险点控制法,是对有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点进行提前预测和预防的方法,它要求各级领导和职工群众对电力生产中的短项工作,根据作业内容、工作方法、机械设备、环境、人员素质等情况,超前分析和查找可能产生危及人身或设备安全的危险点即不安全因素,再依据有关规章制度,研究制度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从而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危险点控制法是电力企业长期与事故作斗争的实践经验总结,是广大职工群众集体智慧的产物,是新时期预防事故、保证安全的有效方法。
8.为什么要围绕危险点制定安全措施?
答:作业中的危险点是诱发事故的重要因素,许多事故的发生,均与当事人对存在的危险点没有发现,或者虽然发现但对其有可能造成的后果估计不足,或者虽然采取一些措施但缺乏针对性有直接关系。如果对危险点进行安全可靠的防护,就能堵塞诱发事故之源,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许多事故就能得以避免。从作业前的安全措施来看,围绕危险点制订的安全措施更有针对性和可靠性。从安全交底来看,讲作业中存在的危险点,更易唤起警觉性,增强人们的安全意识。
9.危险点包括哪三个方面?
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有可能造成危害的作业环境。二是有可能造成危害的机器设备等物体。三是作业人员在作业中违反安全技术或工艺规定,随心所欲地操作。
10.电力企业作业中存在的危险点有哪些特点?
答:(1)危险点具有客观实在性;(2)危险点具有潜在性;(3)危险点具有复杂多变性;(4)危险点具有可知可防性。
11.为什么说危险点具有客观实在性?
答:生产或科学实验活动中的危险点,是客观存在的,也就是说,这类危险点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不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它,它都会实实在在地存在着,而一旦主客观条件具备,它就会由潜在的危险变为现实,引发事故。然而,有的职工对潜在的危险点不愿意认真发现,甚至对已经暴露出的危险点也是视而不见,盲目乐观作业,其结果每每导演人生悲剧。
12.危险点的客观实在性对我们进行的危险点有哪些要求?
答:分析作业中的不安全因素,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有什么危险点就承认什么危险点,进而研究和采取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加以防范,决不能采取回避态度和抱有侥幸心理。
13.危险点的潜在性指的是什么?
答:一是指存在于即将开展的作业过程中,不容易被人们意识到或能够及时发觉而又有一定危险性的因素;二是指存在作业过程中的危险点虽然明确地暴露出来,但没有转变为现实的危害。
14.作业中危险点是怎么生成的?
答:(1)伴随着作业实践活动而生成的的危险点,只要有作业实践活动,就必然会生成相应的危险点。(2)伴随着特殊天气变化而生成的危险点,只要出现这类不良的天气,就有可能生成相应的危险点。(3)伴随机械设备制造缺陷而生成的危险点。(4)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