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小学体育教师编考试试题.doc

发布:2017-07-11约3.2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师招聘考试体育历年真题试卷一 客观题部分(一.二大题为客观题,共30分,时间为40分钟,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 1.我国古代学校体育开始出现于( )社会 A.奴隶 B.封建 C.社会主义 D.资本主义 2.国民体育的基础是( ) A.大众体育 B.终身体育 C.学校体育 D.竞技体育 3.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 ) A.礼、乐 B.书、教 C.诗、书 D.射、御 4.毛泽东同志发出的三好号召是( )年 A.1950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5年 5.新中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于( ) A.1950年 B.1956年 C.1957年 D.1958年 6.学校体育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 A.场外性 B.竞技性 C.基础性 D.技术性 7.文艺复兴以后,第一个倡导“三育”学说的教育家是( ) A.洛克 B.卢梭 C.夸美纽斯 D.斯宾塞 8.体育教师的特殊语言是( ) A.专业术语 B.口令 C.方言 D.艺术语言 9.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较其他学科( ) A.单一 B.多样 C.没有差异 D.有差异,但不大 10.体育教学目标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应( )全面贯彻 A.必须 B.不一定 C.一定不能 D.有所侧重的 11.体育教学中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关系是( ) A.反比关系 B.正比关系 C.抛物线关系 D.不存在 12.任何动作的完成都要有相应的力量,而起决定作用的是( ) A.人体的内力 B.人体的外力 C.支撑反作用 D.摩擦力 13.体育教学中,为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纠正错误动作时可采用( ) A.分解法 B.快速示范 C.常规示范 D.正误对比示范 14.体育课的综合密度应是( )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适中为好 D.练习强度大时小些好 15.在教学班级学生人数多,器材较少,新授教材比较容易,复习教材比较简单的情况下,宜采用( ) A.两组一次等时轮换 B.三组两次等时轮换 C.先合后分 D.先分后合 16.布置场地器材时,可移动器材与固定器材之间应尽可能( ) A.分开 B.相对靠拢 C.保持距离 D.保持较远 17.在哪种情况下采取分组不轮换的教学形式( ) A.人数不多场地器材设备条件充足 B.人数多场地器材设备不足 C.人数多 D.人数少 18.不论技术环节有多少个,其中必定有一个环节对动作的质量和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环节极为( ) A.技术基础 B.技术环节 C.技术关键 D.技术细节 19.一节课中各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率,即为体育课的( ) A.综合密度 B.专项密度 C.练习密度 D.一般密度 20.课时计划也称( ) A.年度计划 B.专项密度 C.单项密度 D.教案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用“A”和“B”表示。每小题1分,共10分) 1.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就是动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 (AB) 2.人体只有承担合理的运动负荷,才能增强体质。 (AB) 3.体育课的一般密度应是越大越好。 (AB) 4.体育教学中,为显示动作的前后部位可采用正面示范。 (AB) 5.体育课的基础结构式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提出的。 (AB) 6.运动训练的周期性原则是根据超量的恢复提出的。 (AB) 7.相对力量是指运动员每公斤体重所具有的最大力量。 (AB) 8.测定体育课的密度时,通常把教师要求学生跑步捡回器械的时间作为练习时间。(AB) 9.技评属于体育课的客观评价标准。 (AB) 10.重复练习法是在两次练习之间没有严格规定时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