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化学反应工程第六章第三节.pptx

发布:2017-04-05约1.75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01 伴有化学反应的液相扩散过程 02 一级不可逆反应 03 不可逆瞬间反应 第三节 气-液反应动力学特征 Page:182~185 扩散反应方程:d2cA/dx2=rA/DAL (6-29) 反应速率:rA=k1cA d2cA/dx2=k1cA/DAL (6-32) 双曲函数:是以e为底的指数函数y=eX和y=e-x所产生的双曲函数。 双曲正弦:sinhx=(ex -e-x)/2 双曲余弦:coshx=(ex+e-x)/2 双曲正切:tanhx=sinhx/coshx =(ex-e-x)/(ex+e-x) 化学吸收增强因子β 液相反应利用率η β和η是从不同角度来研究气-液反应的 β的基准是相同条件下的物理吸收速率 η的基准是按cAi计算的理论反应速率 β的大小反映了化学反应对传质过程的加强程度 η的大小反映了传质过程对化学反应的限制程度 β和η的比较 反应吸收速率:NA=(k1DAL)1/2?cAi 结论:增大反应吸收速率的途径有,1.增大反应速率常数k1 2.增大扩散系数DAL 3.提高界面被吸收组分的浓度cAi。 可以看出来的是,吸收速率NA和液膜传质分系数kL无关,所以加剧液相的湍流并不能增加吸收速率。 讨论一:快速反应(√M3) 液相反应利用率:η=1/(αL M1/2) η很小,趋近于0. 结论:反应在液膜内完成,液相主体组分A的浓度趋近于0,即cAL→0 讨论二:中速反应 (1 ≤ √M ≤ 3) 吸收增强因子β=√M / th√M 液相反应利用率η=1/(αL √M th√M)→很小 结论:对于中速反应,增大积液量,使αL较大,可使反应在液流主体中进行完毕,但液相反应利用率小。 *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cAL=0和快速反应的cAL=0的情况不同的。 讨论三:慢速反应 (√M1) 吸收增强因子β=αLM/(αLM-M+1) 液相反应速率η=1/(αLM-M+1) αLM的大小不同,导致有两种情形存在。 情形一:M虽低但αL很大,致使αLM ? 1 即液相反应速率 ? 液膜传质速率,反应在液流主体中完成,此时cAL→0,β=αLM/(αLM-M+1)=1 NA=kLcAi ,η=1/(αLM-M+1)=1/αLM=很小。 →增加界面A的浓度,加强湍流程度提高kL可以增大吸收速率NA。 情形二:M很小αL也不大,致使αLM ? 1 即液相反应速率 ? 液膜传质速率,反应不完全,cAL较大, β=αLM/(αLM-M+1)=αLM=Vk1σL/σLkL=Vk1/kL NA=βkLcAi=Vk1cAi ,η=1/(αLM-M+1)→1 →增加界面A的浓度cAi,提高V和k1有利于提高吸收速率NA,加强湍流程度则是无用的。 快速反应 k1增大 NA增大 NA与kL η cAL DAL增大 无关 →0 →0 cAi增大 中速反应 增加积液量,使αL增大,可使反应在液流主体中进行完毕,但η小。 慢速反应(M都小) αL大 cAi增大 NA增大 有关 很小 →0 kL增大 αL小 cAi增大 NA增大 无关 →1 较大 V增大 k1增大 三:不可逆瞬间反应 自学 没了,谢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