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健康教育论文: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毕业论文(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w
护理健康教育论文: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 探讨常规护理结合中药足浴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糖尿病足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加强全身及局部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足浴;对照组则采用温水足浴。观察两组综合临床疗效、局部溃疡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常规护理结合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关键词]? 糖尿病足;护理;中药足浴
?????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以肢体末端疼痛、感染、溃疡、坏疽为主要表现,病程长,不易愈合,是糖尿病病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1]。2000年1月~2005年10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综合治疗、护理DF患者35例,效果明显,现总结资料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诊断标准? 糖尿病足病人按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创面感染情况分级标准参照1995年首届DM会议制订标准[1,2]。Ⅰ级:局部皮肤水疱、糜烂及浅表溃疡;Ⅱ级:溃疡深达肌肉、肌腱、韧带;Ⅲ级:感染形成脓及窦道深达骨质。
??? 1.2? 一般资料? 本组入选的68例DF患者,均为本院自2000年1月~2005年10月收治的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3例。其中观察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43~72岁,平均(52.06±2.69)岁;糖尿病病程(8.98±1.05)年;溃疡程度:Ⅰ级11例,Ⅱ级15例,Ⅲ级9例。其中活动受限6例;溃疡面积最大10.5 cm×20.5 cm,最小1.5 cm×2.7 cm。对照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41~73岁,平均(51.93±3.05)岁。糖尿病病程(8.76±1.29)年;溃疡程度:Ⅰ级10例,Ⅱ级13例,Ⅲ级10例。其中活动受限5例;溃疡面积最大10.3 cm×20.7 cm。最小1.5 cm×2.3 cm。两组病人全身营养状况一般,无其他并发症。两组病人年龄、性别、活动受限、全身情况及溃疡面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 1.3? 治疗及护理方法
??? 1.3.1? 内科综合治疗? 两组病例相同:(1)均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在理想水平;(2)根据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3)给予改善微循环及扩张血管治疗;(4)合理饮食,控制体重;(5)健康教育,注意足部的自我保健,每次换药时将创面好转的信息反馈给患者和家属,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氛围,增强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信心,适当运动。
??? 1.3.2? 创面处理? 两组病例均选用清创法。常规局部消毒后,疼痛敏感者在局麻下用无菌剪刀剪去坏死组织。其原则是:与正常组织结合疏松的先清除,干性坏死组织后清除。清除坏死组织以不损伤正常组织或少出血为宜,一次性彻底清除坏死的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肌腱、筋膜等。然后用3%双氧水+生理盐水+灭滴灵交替冲洗伤口,最后用生理盐水冲净创面,并用无菌纱布蘸干。
??? 1.3.3? 足浴护理措施? 观察组应用中药泡脚。方用:桂枝25 g,大黄40 g,当归20 g,红花20 g,乳香30 g,没药30 g,毛冬青30 g。先将药加水浸泡20 min,煮沸后再煮10 min,待药液温度降至35 ℃~40 ℃时开始泡足,浸泡中逐渐加入热水,使水温维持在40 ℃
??? 1.4? 观察方法?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综合疗效、创面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Ridit分析,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所有运算均在SPSS 13.0软件中进行。
?? ? 2? 结果
??? 2.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1997年卫生部制订发布的《中新药治疗急性疮疡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标准[3]。临床治愈:局部肿胀消失,皮肤颜色复常,溃疡面完全愈合;显效:局部肿胀及皮肤颜色改善,溃疡面缩小70%以上;有效:局部肿胀及皮肤颜色改善,溃疡面缩小30%以上;无效:达不到有效指标。
??? 2.2?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例(略)注:比较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 2.3? 两组溃疡愈合时间比较? 见表2。表2? 两组溃疡愈合时间比较? (略) 注:经秩和检验在愈合时间上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 2.4? 不良反应观察? 两组于治疗前后分别查血、尿、粪三大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毒副反应。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