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K-克唑替尼ALK-克唑替尼.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存在EML4-ALK 融合基因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
临床和病理学特征
解放军307 医院 全军肿瘤中心肺部肿瘤内科 北京 100071
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样 4 (EML4 )编码蛋白N-末端部分融合至间变淋
巴瘤激酶(ALK)的细胞内酪氨酸激酶结构域,重排为EML4-ALK ,导致异常酪氨
酸激酶表达。2007 年 Soda 首次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标本中检测到
EML4-ALK 重排融合。此后,美国、日本、韩国及中国香港均有报道,但在未
经选择的NSCLC 中,EML4-ALK 阳性检出率较低,约1.5-6.7%。为了提高该融
合基因的检出率,Shaw 等设定研究入组的患者必须具备两种或更多的下列特征:
女性、亚裔、无或仅少量吸烟史、腺癌。结果显示 141 例患者中 19 例(13%)
为 EML4-ALK 阳性,如果不吸烟或仅少量吸烟者/和不伴有 EGFR 突变者,
EML4-ALK 阳性率分别高达22%和33%,这也是迄今报道EML4-ALK 检出率最
高人群。这项研究结果提示我们,EML4-ALK 筛选工作必须有所侧重,上述这
些EGFR-TKI 治疗优势而不敏感人群实质上蕴藏着新的分子事件,而在临床实践
中,亦可能就是未来ALK 靶向治疗的目标人群。
从既往研究和上述两篇文献结果看,EML4-ALK 融合基因阳性患者在东西
方人群或不同种族、国家间没有较大差异,临床病理特点相似,阳性几乎出现在
不吸烟或轻度吸烟、腺癌患者中。至于年龄和性别在单个中心研究中显示的差异
还需要在更多样本中验证。
目前EML4-ALK 研究现状和值得关注的是:1. 不同融合基因类型是否具
有不同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反应和预后: EML4-ALK 由第2 号染色体短臂插入引
起,迄今已发现多种变异类型。来自日本的Takahashi 等研究发现新的融合基因
类型,但由于例数较少,并未反映更多信息,所以我们非常期待随着今后检测人
群的更加广泛,能够明确不同的融合基因类型是否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反
应和预后。2.单中心回顾性研究:Takahashi 等的研究纳入了超过 300 例的患者
进行检测,是目前已报道的最大宗样本分析。但既往绝大部分为单中心、回顾性
1
研究。为了避免人种、地域及临床多种因素不平衡造成的偏倚,今后急需多中心、
大样本前瞻性研究。3.各家中心检测方法不一:正像所有的检测指标初始阶段一
样,我们须谨慎、客观分析由于各中心检测方法不同显示的结果差异,并从中优
化最佳检测技术,尽快实现标准化和普及,使之结果具有可比性。4. EML4-ALK
的预后价值还待确定:目前有关EML4-ALK 的研究工作尚刚起步,虽有结果显
示携带融合基因的患者预后较好,但大部分研究仅涉及融合基因与NSCLC 临床
病理分子特点的相关性分析;且已有的研究对预后的分析也会因样本量小,尤其
是融合基因阳性病例数少受到局限,加之早期病例随访时间短,晚期病例治疗多
样复杂直接影响预后,故EML4-ALK 对NSCLC 的预后影响还需更深入观察。
5. EML4-ALK 是单独抑或关联的分子事件 2007 年日本研究者在部分腺癌中发
现ALK 基因与EML4 基因融合所形成的染色体重排可以导致肺腺癌。那么我们
不解EML4-ALK 阳性是肺腺癌的起因还是结果?还有EGFR 和K-ras 野生型与
EML4-ALK 基因重组是同一分子事件的必然,还是不同分子事件的巧合?以上
问题还需在更广泛人群(包括不同种族、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和疾病的不同阶
段)中检测除EML4-ALK 以外更多的分子指标,以发现和揭示这些不同分子事
件的本质和彼此间的关联。
虽然现有研究显示非选择NSCLC 携带EML4-ALK 的阳性患者比例很低,
但由于其独特的临床特征和分子病理特点,我们称其为小概率大意义的分子事件
并不为过,其临床意义和研究启示在于:1、EML4-ALK 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与
EGFR 突变者相似,但前者并不能从EGFR-TKI 靶向治疗中获益。故对拟行TKI
治疗的患者,可以首先检测KRAS 突变状态,排除阳性后对KRAS 阴性者进行
EGFR 突变检测;若EGFR 突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