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课件:原创沁园春.pptx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是文学殿堂里的骄子。阅读诗歌,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宇宙的奥秘、生命的启悟,感受到瞬间对永恒的质疑,梦幻对现实的超越。但这些都不是逻辑推理所得,而是在直觉中感受到某种玄妙的哲学命题和哲学境界对灵魂的提升。是诗歌把我们青春的光彩释放到一个自由翱翔的空间,吟诵青春,向青春举杯,就从诗歌开始吧。;;▲《沁园春·长沙》
镇海中学电教楼作品;“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感到一种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郁达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一、读准字音
①百舸(gě)
②寥廓(liáo)(指宇宙广阔,兼有时间和空间;而近义词”辽阔”,指空间广阔)
③阻遏(è)
④遒劲(qiú)(jìng)(“挥斥方遒”“一年一度秋风劲”);二、读出节奏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三、读懂意思,读出意境
阅读注解,理解重点字句意思;
诗歌语言的特殊性:省略、改变词性和改变词的位置;
诗歌语言精确和模糊:诗歌散绎;
诗歌的意境。;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正常的语序?;创作时间:1925年
1924年,国共两党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1925年,统一战线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日益尖锐,国民党右派势力阴谋篡夺革命领导权,当时,全国的农民运动迅猛异常。
据记载,毛泽东在1924年因病回故乡从事革命活动,受到赵恒锡(湖南军阀)的通缉,处于危险之中,只能拖着病愈的疲惫之躯,悄悄地由韶山奔赴广州。1925年10月,毛泽东同志离开韶山去广州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创作此诗。;
发表时间:1957年
帝国主义集团在国际上掀起了第三次反华浪潮,新中国在国际上陷入了空前的孤立,国内亦是困难重重。
面对险恶的社会环境,这时毛泽东公开发表1925年写的这首词。;“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九章·桔颂》
王夫之《楚辞通释》注曰:“苏,草也。言生于花草之中,而贞干独立,不随草靡,喻君子杂处浊世,而不随横逆以俱流。”;;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意象;;;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意境美来自意象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