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鸡大肠杆菌病与“湿热下注膀胱”证相关性研究.pdf

发布:2015-09-23约5.29万字共5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鸡大肠杆菌病与“湿热下注膀胱”证相关性研究 中文摘要 鸡大肠杆菌病是家禽养殖业中的常见、多发病之一。环境因素、应激反应、并发 病或继发病等多种因素可以导致发病,治疗与预防多采用化学药物与抗生素,造成耐 药菌株的产生,疗效大不如前,并且污染环境,最终导致禽类产品质量下降,对人类 身体健康和生存环境造成恶劣影响。中草药作为天然药物类不仅来源丰富并且对动物 机体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无耐药性等特点,越来越多的运用于治疗和预防动物细菌 性疾病,疗效显著。根据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变化,按中兽医辨证论治的 观点,鸡大肠杆菌病可辨证为“湿热下注膀胱证,“八正散”是清热泻火、利水通 淋的代表方,本实验按照古方中“八正散”,并按照配伍理论,加入两味中药组成了 “加味八正散”,将两方剂运用于人工建立的鸡大肠杆菌病,进行病理模型药效学观 察,并由此来评价鸡大肠杆菌病与“湿热下注膀胱之淋证的相关性研究。 研究目的: 通过建立鸡大肠杆菌病的病理模型,采取“八正散”及其加昧方对人工病理模型 的药效学研究试图阐明鸡大肠杆菌病的中兽医辨证分型;并借此为中兽药治疗鸡大肠 杆菌病提供一种正确的思路。 研究方法: 1.体外抑菌试验:以试管二倍稀释法和牛津杯法测定“八正散”、“加昧八正散”对大 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2.鸡大肠杆菌病理模型的建立:将108只两周龄地方鸡随机分为9组,分别以原细菌 0.25mi三个剂量,接种后观察各组实验鸡的精神、采食、饮水、粪便、呼吸等临 床情况;对死亡鸡进行病理剖检,取肝脏做细菌分离培养。观察48小时,记录死 亡情况。以发病率100%,72h死亡率70%为标准确定攻毒浓度和剂量。 3.药效学试验:将90只两周龄地方鸡随机分6组,A组为健康对照组,不造模,不 治疗;B组为病理对照组,只造模,不治疗; C组为八正散组,造模,八正散浓度 为75mg/ml,给药治疗5天;D组为加昧八正散组,加味八正散浓度为75mg/ml, 给药治疗5天:E组为黄连解毒汤组,黄连解毒汤浓度为50mg/ml,给药治疗5天; F组为氟苯尼考对照组。收集、剖检病死鸡,对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进行拍照,制 作组织切片。 4.“八正散’’及其加味对鸡大肠杆菌病血浆中自由基及血尿酸的影响:与药效学实 酸含量。 研究结果: 1.体外抑菌试验测得:“八正散”、“加味八正散对大肠杆菌的MIC值分别为:1000-、- 750mg/ml、1000mg/ml以上。抑菌圈结果为:均未见明显抑茵圈。 3.药效学试验结果:“八正散”、“加味八正散”用于治疗鸡大肠杆菌病显著提高存活 率(P0.05);“八正散”、“加味八正散对鸡大肠杆菌病造成的组织病变有明显 的保护作用。 4.“八正散、“加味八正散对自由基的影响结果:B组造模后SOD值持续下降,MDA 值持续上升,与健康对照组(A组)差异显著(PO.05)。“八正散”、“加味八正 散治疗组(C组、D组)SOD值持续上升,MDA值下降。“八正散”、“加味八正散 对血尿酸含量影响的结果:病理对照组(B组)造模后血尿酸含量持续上升,与健 康对照组(A组)差异显著(PO.05)。“八正散”、“加味八正散’’治疗组(C组、 D组)血尿酸含量持续下降。 结论: 1.根据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特点,本实验以中兽医的观点,将其辨证 为“湿热下注膀胱证,运用利水通淋的代表方剂“八正散”及其加味对鸡大肠杆 菌病治疗,显示了良好的药效学作用,以此判断本实验对鸡大肠杆菌病的辨证论治 的观点是正确的,即为鸡大肠杆菌病辨证为“湿热下注膀胱’’进行相应的治疗是行 之有效的。 2.实验结果表明,“八正散”、“加味八正散”对鸡大肠杆菌的治疗机制并非通过直接 杀灭或者抑制大肠杆菌本身,而是“八正散”、“加味八正散可以提高机体清除自 TT 由基的能力,降低脂质过氧化程度;“八正散”、“加味八正散”可以增强血尿酸代 谢功能,降低机体内尿酸盐的沉积。 关键词:鸡大肠杆菌病;“八正散’’;“湿热下注膀胱证;辨证论治 Ill and col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