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洼采区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工作面机械设备及生产能力 设计采用一个分区、两个综采工作面来保证矿井3.5Mt/a的设计生产能力。在此前提下,结合回采工作面的采高和煤层特征,对回采工作面采煤和运煤设备进行设备选型。 回采工作面采煤设备:由于3号煤层煤质较硬,设计选用MGTY300/700-1.1D型双滚筒采煤机割煤,采高为2.2m,电机功率为700kW。 回采工作面运煤设备:选用SGZ-830/630型可弯曲刮板输送机,铺设长度为200m,输送能力为1000t/h,电机功率为2×315kW。 根据回采工作面运煤设备的运输能力,回采工作面运输顺槽运煤设备选用两部SSJ1000/160×2型可伸缩胶带输送机,带宽为1000mm,输送能力为1000t/h,电机功率为160×2kW,一部最大输送长度为1000m。 转载机选用SZZ880/220型转载机,电机功率为220kW。 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回采工作面特征见表4-1-1。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功率(kW) 单位 数量 备用 双滚筒采煤机 MGTY300/700-1.1D 700 台 1 可弯曲刮板输送机 SGZ-830/630 315×2 台 1 刮板转载机 SZZ880/220 220 台 1 可伸缩胶带输送机 SSJ1000/160×2 160×2 台 2 液压支架 ZZ4400-16/33 架 130 过渡支架 ZT6000-17/35 架 4 单体液压支柱 DZ28-25/100 根 120 30 Π型钢梁 HDC-4200 根 50 10 乳化液泵站 WRB-200/31.5 125 台 1 喷雾泵站 MZB-150/100 100 台 1 ﹙三﹚、回采工作面支护 3号煤层平均厚度为2.25m,属中厚煤层,本设计回采工作面选用ZZ4400-16/33型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支护顶板,液压支架主要参数如下: 初撑力:3960kN; 工作阻力:4400kN; 支撑强度:0.65 MPa; 泵站压力:31.5MPa; 支撑高度:1.6~3.3m; 重量:14t; 最小控顶距:4.2m; 最大控顶距:5.0m; 支架参数:长×宽=5800×1500mm 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方式为全部垮落法。 回采工作面端头及超前支护: 综采工作面端头支护配备4架ZT6000-17/35型与工作面支架相配套的过渡支架,并配备了DZ28-25/100型单体液压支柱120根和Π型钢梁40根,对回采工作面端头及超前进行维护。∏型钢梁采用“一梁三柱”支设,即每根∏型钢梁下至少支三根单体液压支柱。运输顺槽、回风顺槽超前工作面20m范围内支设两排帽柱。 二、工作面劳动组织 工作制度 根据《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要求,本设计确定: 1、年工作天数为350天,每天净提升时间为16小时。 2、工作制度:采用三八制,其中二班生产,一班准备。 佛洼分区设计生产能力为3.5Mt/a,年工作日350天,设计日生产能力10000t,每天两班生产,一班检修,全员效率19.3t/工,经计算分区在籍总人数为707人, 序号 工种 出勤人数 在籍 系数 在籍 人数 第一班 第二班 第三班 合计 1 生产工人 133 170 133 436 585 其中:井下工人 123 155 123 401 1.35 541 地面工人 10 15 10 35 1.25 44 2 管理及技术人员 10 25 10 45 45 生产人员合计 143 195 143 481 630 3 服务人员 11 13 11 35 35 4 其他人员 13 16 13 42 42 分区定员总人数 167 224 167 558 707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1 采区个数 个 2 2 回采工作面个数及采长 m 2个200 3 回采工作面推进长度 m 1500 4 采煤方法 长壁式综采 5 顶板管理方法 全部垮落法 6 (1)采煤机械 MGTY300/700-1.1D (2)工作面支架形式 ZFSB4200-17/28 (3)工作面运煤机械 SGZ-764/400 (4)顺槽运输机械 SSJ1000/160×2 7 掘进工作面个数 个 8 8 井巷工程总量 巷道总工程量 m 23670 万吨掘进率 m/万吨 68 9 井下大巷运输方式 胶带输送机 10 提升 (1)主井提升设备 胶带输送机 (2)副立井提升设备 多绳摩擦提升机 11 通风 (1)瓦斯等级 高 (2)通风方式 中央并列式 (3)扇风机型号及数量 GAF35.5-17-Ⅰ;3 12 排水 (1)正常涌水量 m3/h 210 (2)最大涌水量 m3/h 320 (3)水泵型号及数量 m D280-100×6、三台 13 空气压缩机 L-42/7-A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