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语境 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文化语境 Cultural Context Part One 文化及文化语境的定义 文化的定义 (1)一个民族的全部生活方式。 (2)文化是“某一人群及其生存环境中所特有的各种活动、思想及其在物体和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物质形式的总和”( Peter Newmark) 文化语境 语境是翻译的基础,翻译的本质是一定语境下的跨语言、跨文化、跨思维的交际行为。 文化语境:是研究语言使用和功能的重要语言学范畴之一,包括当时政治、历史、哲学、科学、民俗等思想文化意识。它最早是由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提出的。 每个言语社团都是有自己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社会规约、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这种反映特定言语社团特点的方式和因素构成了所说的文化语境。( 黄国文) Part Two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共生、共存。( 游汝杰) 语言是文化的本质的、但却是部分的反映。( Newmark) 针对语言是如何反映文化的,Nida 认为“ 一种语言在某些方面的确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化,但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可选择性特征方面,即某些词汇等级体系的选择给予不同语篇类型使用时的优先地位。然而,语言并不在音位或句法方面反映文化。语音和句法大体上讲是固定不变、约定俗成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音位和句法在某种程度的自动运作。” 但是就Nida 的这一说法,游汝杰认为,语音和句法同样是文化的反映。只是这种反映是文化在语言使用上的长期积淀。 Part Three文化语境翻译 For example: 东施效颦: 直译:Dong shi imitates Xi shi. 意译:Dong shi, an ugly woman, knitting her brows in imitation of the famous beauty Xi shi, only to make herself uglier—crude imitation with ludicrous effect. 文化背景在语篇中以语言的形式反映出来,我们称之为语篇中的文化成分。在进行文化成分的比较中Lado 提出形式、意义和分布三个方面。对于在语篇翻译中,形式即语言的表达形式,意义即语言形式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分布即形式和意义在语篇中的表现模式。本书中所讲的“文化成分”是文化意义及其表达形式和分布的统称。 对源语文化成分的处理 对源语文化成分的处理必须总和考虑各种因素,例如当时的历史,时代背景,风俗习惯等等,采取不同的对策,用译语语篇架起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例如:David Hawks 对《红楼梦》中“红”字的翻译。 “滴不尽乡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译文: Still weeping tears of blood about our separation: Little red love - beans of my desolation. “红豆”在汉语中的意思是“植物的种子, 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来象征相思”。Hawks 没有将“红豆”翻译成“ormosia”,而将“红豆”翻译成“Little red love - beans”,这样的翻译既保留了红豆的隐喻含义, 又保留了“红豆”的内涵意义. 例如: In American political elections the candidates that win are the ones who are green power backing them. 译文:在美国政治竞选中获胜的人通常都是些有财团支持的人物。 Green refers to rich (有经济实力的或者有钱的)因为美国的美元纸币颜色是绿色的。 Thank you! *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