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局部组织、器官内动脉血输入量
增多的状态称:
A.生理性充血
B.出血
C.动脉性充血
D.静脉性充血
2.大量放腹水后,腹腔细动脉反
射性扩张而致的充血称:
A.生理性充血
B.炎性充血
C.减压后充血
D.静脉性充血
3.淤血组织或器官的主要病变是:
A.体积增大,颜色暗红,切面湿润,温度降低
B.体积增大,颜色鲜红,切面湿润,温度升高
C.体积增大,颜色苍白,切面湿润,温度降低
D.体积缩小,颜色暗红,切面湿润,温度降低
4.心力衰竭细胞是指左心衰竭时出现的:
A.含脂褐色的心肌细胞
B.脂肪变性的心肌细胞
C.含有黑色素的巨噬细胞
D.含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
6.左心衰引起淤血的器官是:
A.肺
B.肝
C.脾
D.下肢
7.槟榔肝的形成是因为:
A.肝脂肪变性和肝窦淤血交互存在
B.结缔组织增生和肝脂肪变性交互存在
C.肝淤血和出血交互存在
D.肝细胞坏死和肝脂变交互存在
8.构成白色血栓的主要成分是:
A.白细胞
B.纤维蛋白
C.血小板
D.红细胞
9.构成微血栓的主要成分是:
A.纤维蛋白
B.血小板
C.白细胞
D.红细胞
10.血栓形成是指
A.在活体心血管中,血小板聚集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B.血栓脱落后引起栓塞
C.在活体心血管内,有固体质块物
D.在活体心血管内,血液成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11.延续性血栓形成的顺序为:
A.白色血栓——红色血栓——混合血栓
B.白色血栓——混合血栓——红色血栓
C.红色血栓——混合血栓——白色血栓
D.混合血栓——红色血栓——白色血栓
12.血栓被肉芽组织取代的过程称:
A.血栓吸收
B.血栓愈合
C.血栓再通
D.血栓机化
13.血栓形成的第一步是:
A.组织因子激活
B.TXA2释放
C.血小板粘附、聚集
D.X因子激活
14.最常见的栓塞类型是:
A.血栓栓塞
B.气体栓塞
C.脂肪栓塞
D.羊水栓塞
15.股静脉血栓脱落最终栓塞在:
A.肺动脉
B.下肢静脉
C.肾动脉
D.肠系膜动脉
16.来自门脉系的栓子常栓塞在:
A.肝动脉
B.肝内门静脉分支
C.肝静脉
D.肠系膜静脉
17.引起脑、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原因是:
A.血栓形成
B.动脉痉挛
C.动脉血栓栓塞
D.动脉受压
18.出血性梗死常发生于:
A.脑、肺脏
B.肠、脾脏
C.肾、心脏
D.肠、肺脏
19.梗死灶的形状为锥形,主要取决于
A.梗死灶的大小
B.梗死灶内的含血量
C.该器官的血管分布
D.该器官的组织结构
20.贫血性梗死常发生于
A.脾、肾、心脏
B.肺、肠、脑脏
C.脾、肠、肺脏
D.脑、肺、心脏
21.梗死后最易发生液化的器官是
A.脑
B.肠
C.肾
D.心肌
(二)多项选择题
1.慢性肺淤血的病变特点包括:
A.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B.肺泡腔内有心衰细胞
C.肺泡腔内有水肿液、红细胞
D.肺泡腔内大量纤维蛋白
2.慢性肝淤血的病变特点包括:
A.中央静脉及附近的肝窦扩张、充血
B.肝细胞萎缩、脂变
C.肝内纤维组织增生
D.汇管区水肿、出血
3.血栓形成的条件一般有:
A.心血管内膜损伤
B.血流状态的改变
C.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激活
D.血液的凝固性增高
4.血栓的结局有:
A.机化
B.钙化
C.溶解吸收
D.侧支循环建立
5.左心房血栓脱落常引起:
A.脑动脉栓塞
B.肺动脉栓塞
C.肾动脉栓塞
D.下肢动脉栓塞
6.出血性梗死发生的条件有:
A.组织结构疏松
B.血管吻合支丰富或双重血液循环
C.动脉阻塞之前已有淤血
D.在细菌感染的基础上发生动脉阻塞
7.慢性淤血可引起:
A.水肿
B.出血
C.萎缩、变性、坏死
D.器官硬化
8.右心衰时常引起:
A.肝淤血
B.肺淤血
C.胃肠淤血
D.脾淤血
9.淤血的原因有:
A.动脉阻塞
B.静脉受压
C.心力衰竭
D.静脉阻塞
10.微血栓又称为:
A.白色血栓
B.红色血栓
C.透明血栓
D.纤维素性血栓
二、填空题:
1.动脉性充血时,局部组织或器官内 增多,体积 ;
颜色 ;温度 。
2.引起淤血的原因有 ; ; ; 。
3.淤血的组织和器官的体积 ;颜色 ;温度 。
4.淤血的后果 ; ; ; 。
5.根据出血的原因,将出血分为 和 两大类。
6.血栓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 ; 。
7.延续性血栓可分为 ; ; 三部分。
8.根据血栓的形态,将血栓分为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