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外用膏剂概述.ppt

发布:2017-07-19约1.63万字共1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四章 外用膏剂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应用 广泛应用于皮肤科与外科, 有的可透皮吸收起全身作用 二、分类 . 按基质及形态分类: 1、软膏剂(半固体状) 又分乳膏、药膏、油膏、糊剂 2、 膏药(铅硬膏) 硬膏剂 橡胶硬膏 巴布膏剂 贴膏剂(药典) 贴剂 (TDS,TTS,经皮给药系统) 3、其他:凝胶剂,糊剂,与软膏应用类似的涂膜剂等. 三、特点: 局部作用:保护创面、润滑皮肤、局部治疗; 全身作用:药物经透皮吸收:TDS, TTS (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 四、外用膏剂中药物的透皮吸收机理 1、药物透皮吸收过程 释放  ↓ 穿透 ↓ 吸收 1 、皮肤的构造 表皮、真皮、皮下脂肪组织、皮肤附属器 2、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3 透过完整表皮 通过毛囊、皮脂腺 汗腺 3 、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2 dQ/dt=KCDA/T 式中dQ/dt为达到稳定时的药物透皮速率; K为药物皮肤/基质分配系数; C为溶于基质中的药物浓度; D为药物在皮肤屏障中的扩散系数; A为给药面积; T为有效屏障厚度 (1)药物的理化性质 (2)基质的性质 (3)附加剂 (4)皮肤的条件 (5)其它 第二节 软膏剂 一.概述 1.??? 软膏剂定义 2.??? 质量要求: ①均匀,细腻,软滑,稠度适宜 ②易涂布,有良好的吸水性. ③药物释放,穿透性较好. ④无刺激性,过敏性. ⑤性质稳定,无配伍禁忌,长期贮藏不变质. ⑥用于创面的软膏应无菌. 二、软膏基质 基质是 软膏的赋型剂, 药物的载体, 制备优良软膏的关键、 基质要求P299 分类:油脂性 水溶性 乳剂型(W/O,O/W) (一)、油脂性基质 1、特点:P299 润滑、无刺激性,理化性质稳定,很少单独应用。 促进皮肤水合作用,可保护、软化皮肤, 但油腻吸水差、不易洗除,释药性差, 2、应用: 适用于遇水不稳定药物 不适用于有渗出液的皮肤 分类 : 烃类, 类脂类, 动、植物油脂等。 1、 烃类 凡士林(vaselin) 石蜡(paraffin) 二甲硅油 (俗称硅油dimethicone) 2、 类脂 有乳化作用,可吸收较多量的水 羊毛脂(wool fat) 蜂蜡(beeswax) 鲸蜡(spermaceti) 3 、油脂类 动植物油(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类): 光、氧、高温下易酸败,应加防腐剂 氢化植物油、麻油、棉籽油、花生油等。   多与峰蜡配伍制成单软膏基质 举例:1.眼影膏(单位g) 白凡士林 13 二氧化钛 10.0(白色,衬托群青) 羊毛脂 5.0 羊毛醇 2.0 (胆固醇三萜醇,吸收更多水) 微晶蜡 15.0 滑石粉 10.0 群青 15.0 液体石蜡 30.0 抗氧剂 QS 防腐剂 QS 2.白色软膏 无水羊毛脂 50g 白蜂蜡 30g 白凡士林 至100g (二)、乳剂型基质 含固体的油相加热液化后与水相借乳化剂的作用在一定温度下混合乳化,在室温下形成为半固体的基质。 类型 :O/W(雪花膏),W/O(冷霜) 特点: 对油、水都有一定的亲和力,药物的释放、透皮吸收较快,不影响皮肤的正常功能。 稠度适中,易涂布,易洗除 需加防腐剂(尼泊金类,氯甲酚.三氦叔丁醇 )、保湿剂(如甘油,丙二醇,山梨醇等,用量5-20%) 应用: 适用多数药物,不适用于遇水不稳定的药物 适用于亚急性、慢性、无渗出液的皮损和皮肤骚痒症 O/W型有“反向吸收”,不适用于糜烂、溃疡、水疱及脓疱症。 组成(与乳剂相似) 1、水相 2、油相 组成 3、乳化剂 肥皂类 高级脂肪醇  与脂肪醇硫酸酯类 --吐温与司盘类 其它 辅助乳化剂 一价皂:油酸、硬脂酸与钠、钾、三乙醇胺等碱形成的皂. 作用原理:以钠、钾、硼酸盐,碳酸盐等无机碱或三乙醇铵有机碱与部分硬脂酸和油酸作用而生成新生O/W型为乳化剂. 碱类选择:三乙醇胺为佳.碱性低成品细腻,光泽好;其次KOH成品软,光泽,细腻;碳酸盐易产生气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