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最新精品)涉外刑事诉讼程序与刑事司法协助.ppt

发布:2016-09-09约1.42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十四章 涉外刑事诉讼程序与刑事司法协助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要求掌握涉外刑事诉讼程序的概念、特征、适用范围以及适用的法律,明确进行涉外刑事诉讼活动应遵循的原则,把握涉外刑事诉讼程序的具体规定,了解司法协助程序的概念、法律依据,协助范围及协助种类、协助程序。 第一节 涉外刑事诉讼程序概述 一、涉外刑事诉讼程序的概念及特征 涉外刑事诉讼程序的概念。 涉外刑事诉讼程序的特征:1.犯罪主体是外国人或无国籍人。2.法律依据既包括国内法,也包括国际法。3.定罪量刑及执行时应当考虑国家间的外交关系。4.非独立程序,而是刑事诉讼调整的程序内容之一。 二、适用范围 外国人、无国籍人在我国领域内对我国国家、组织和公民或对外国国家、组织和公民实施犯罪的案件,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但若按我国刑法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案件,不受前述除外规则之限。此外还包括根据国际条约规定履行刑事管辖义务的危害国际社会及安全和人类生存进步与发展的国际犯罪案件。 三、适用法律 目前我国尚没有制定专项的涉外刑事诉讼程序立法。 常见的涉外刑事诉讼立法主要是《刑事诉讼法》中的规定的有关涉外条款和我国制定的一些涉外法律制度的单项立法及签署成立的有关国际条约或承认的国际法约。 四、设定涉外刑事诉讼程序的意义 1.维护国家司法主权。2.共同打击跨国犯罪。3.完善我国立法体系。 第二节 涉外刑事诉讼的原则 涉外刑事诉讼必须遵循我国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此外还必须遵循以下几项特有的原则:1.国家主权原则。2.信守国际条约原则。3.诉讼权利同等对等原则。4.使用我国通用的语言文字原则。5.委托或指定我国律师参加诉讼原则。 第三节 涉外刑事案件的诉讼程序 该节重点把握: 一、管辖:1.依法确定涉外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2.涉外刑事级别管辖的特别规定:即第一审案件的管辖权在地方中级人民法院。 二、强制措施、除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五种强制措施外,近可以下列措施补充:1.限制出境。2.引渡。 对外国人、 无国籍人执行拘留、逮捕措施的条件、审批权限、执行方法、执行后的通知及探视程序。 三、起诉程序 由与享有管辖权的地方中级人民法院级别相适应在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四、审判程序 涉外审判程序中应特别注意:1.强化诉讼的辩护和代理功能。2.及时送达诉讼文书。送达方式有:按条约或协定原则送达;依无惠原则送达;委托我驻外使、领馆代为送达;直接邮寄送达;辩护人代为签收或代为转达。3.依法定期限办案,严格遵守期限延长手续。4.依法审判和执行。既可以在中国监狱执行,也可依其申请转移至所在国执行。 第四节 刑事司法协助程序 一、刑事司法协助程序的概念 二、法律依据:国内法及国际法,包括双边或多边条约,国际公约。 三、协助范围 四、协助的一般规定 五、协助的程序:1.刑事司法协助的提出。2.提供刑事司法协助的请求书。3.司法协助使用的语言文字。4.刑事司法协助请求的执行和通知执行的情况。5.刑事司法协助的费用负担。 六、协助的种类 有两大类:国际刑事警察组织的司法协助和审判机关之间的司法协助。 国际刑事警察组织之间的司法协助事务有:1.协助调查刑事案件。2.收集刑事证据。3.代为送达诉讼文书。4.扣押财产。5.逮捕和引渡。6.其他协助项目。 审判机关之间的司法协助:委托送达诉讼文书;传唤当事人和诉讼参与人;调查取证;扣押财产。 *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