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七年级传统文化教案.doc

发布:2018-09-27约1.47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七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第1课入孝出悌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 2.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3.联系生活实际,真正悟透“孝悌”的含义,并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重点:借助工具上古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 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难点: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让学生认识“孝” 可以利用教材中“历史镜鉴的故事或学生可感知的身边故事引入课题。可以进行课堂讨论,分小组交流彼此对“孝”的感受和理解,并谈谈自己是如何在生活中付诸行动的。之后各组推选代表进行总结,在课堂上交流。 了解中国的孝道、孝文化 走进经典 1.走进经典 利用好教材所给的经典章句,同时补充与之相关的经典文本,帮助学生理解大意。 让学生做到学习经员与修身为本相结合,了解道酸主题,并在心中有所触动,且能反馈于行动之中,是我们的终极目的。 (1)反复诵读,以小组为单位,疏通大意,谈谈自己的理解。 (2)“记忆之星”评比,看看谁记得快而准。 (3)就所读所悟补充自己的储备,并可以由此引发更深层的探讨。 (4)学生提出质疑之处,先让学生彼此进行解答,之后由老师补充,解决问题。 (5) 教师给出几组体现生活现象的主题图片或文段, 学生来总结弘扬孝道的重要性。 2.拓展延伸 (1 ) 学生活动: 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生活体验、所见所闻等,谈谈孝在社会发 展中所起的作用,如“最美孝心少年”的评比等。 (2)教师提出问题,引发探讨:①你如何评价“二十四孝”的传说故事?设计意 图是让学生辩证地看待孝, 认识真正意义上的孝文化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同时也 要辨别伪孝给社会带来的消极作用。 ②独生子女如何理解 “悌” 的含义? 3.小结 教师补充齐鲁孝文化资源: 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给学生补充, 既可以是讲故事、 播 放视频的形式,也可以是文字材料的方式等。 教师总结: 孝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已传承了几千年, 孝道文化在中国历 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 从个体来讲, 孝道是修身养性的基础 。 通过践行孝 道, 每个人的道德修养可以得到完善。 失去孝道, 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 。 从家庭来说,实行孝道, 可以实现长幼有序, 规范人伦秩序, 促进家庭和睦。 蕴藏在孝道中的报效国家和爱国敬业的思想, 在历史的发展中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为维持社会稳定和国 家统一起到了积极作用。 孝,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不仅是一种“善事父母” 的日常伦理意识、规范和实践,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是整个中华文化的首要精神, 其影响既深且远 。 思考践行 l.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社会倡导“常回家看看”。这些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D)。谈一谈,你准备怎样做? 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B.破除陋习,移风易俗 C.博采众长,求同存异 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以小组为单位,拍身边的感动,并进行展示。 活动形式: 让学生以报告的形式, 写出自己小组的拍擬意图, 并配图介绍镜头下的 “孝” 。 当然, 也可以是一个学生长期在家庭生活中有关孝道的点滴细节记录。 展示方式: 可以是瞬问镜头的展示, 可以是图文并茂的形式, 也可以是纪录片、微电影的方式, 甚至可以是访谈录的方式等 。 3.联系白身思考,你有无兄弟姊妹?你是如何践行“悌”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