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二章全解.ppt

发布:2017-01-04约4.2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第二章 微处理器 8086CPU结构 8086CPU寄存器结构 存储器组织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第一节 8086 CPU结构 8086:数据总线16位,地址总线20根,220寻址1M字节。 8088:外部数据总线8位,其余同8086。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AH AL BH BL CH CL DH DL SP BP SI DI CS DS SS ES IP 总线 控制 逻辑 地址总线 ∑ (20位) 外部总线 ALU 指令队列 EU BIU 标志寄存器 执行 部分 控制 1 2 … 6 1.组成: 2.功能:负责与存储器接口,从内存指定区域取出指令代码,送指令队列中排队,执行中所需操作数也由BIU从内存中取出,送EU部分去处理。 一、总线接口单元BIU(Bus Interface Unit) 四个段寄存器 一个16位指令指针寄存器 六个字节指令队列(8088是4个字节) 形成20位物理地址的加法器 总线控制逻辑 二、执行单元EU (Execution Unit) 1.组成: 运算器ALU 控制单元CU 四个通用寄存器 四个专用寄存器 一个标志寄存器 2.功能:负责指令执行。 从BIU指令队列中取出指令代码,译码,并将操作数地址送回到BIU,由BIU取操作数送EU,经EU的ALU操作运算,结果送通用寄存器,或由BIU送内存保存,状态保存在标志寄存器。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第二节 8086 CPU的寄存器结构 14个16位寄存器,分成3类。 一、通用寄存器 1.数据寄存器 AH、AL、BH、BL、CH、CL、DH、DL 8位 AX、BX、CX、DX 16位 EAX、EBX、ECX、EDX 32位(80386)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2.指针寄存器 (1)SP堆栈指针寄存器(Stack Pointer)/ESP 访问堆栈(一块内存区域) SS:段地址,SP:偏移地址。 (2)BP基数指针寄存器(Base Pointer)/EBP 通过堆栈传送数据和地址 SS:段地址,BP:偏移地址。 6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3.变址寄存器 (1)SI源变址寄存器(Source Index)/ESI 字符串操作 DS:段地址,SI:字符串源地址。 (2)DI目的变址寄存器(Destination Index) /EDI 字符串操作 ES:段地址,DI:字符串目的地址。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二、段寄存器 对内存单元进行寻址,每个段寻址64K,段首址放在段寄存器中,单位为24,代表20位地址,低四位为0。 1. CS代码段寄存器(Code Segment) 存放当前执行程序所在段首址,CS内容左移四位再加上指令指针寄存器IP内容即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2. DS数据段寄存器(Data) 含有当前数据段首址,数据段中存放数据和变量,DS内容加上指令中的偏移值,即为对数据段指定单元操作的地址。 3. SS堆栈段寄存器(Stack) 保存当前堆栈段首址。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4. ES附加段寄存器(Extra) 进行字符串操作时,作为目的段地址使用,是附加的数据段。 5. FS、GS附加段寄存器 ? 是从80386CPU开始引入的附加的数据段。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三、控制寄存器 1. IP指令指针寄存器(Instruction Pointer) /EIP 存放下一条指令的偏移地址,段地址放CS。 2. Flags或PSW标志寄存器(Flags) /EFLAGS 存放运算结果的状态。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16位标志寄存器: 6位状态标志 3位控制标志 O D I T S Z A P C (1) 进位标志CF (Carry Flag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