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旅游效率和旅游竞争力的耦合协调演化及影响因素——基于DEA-Tobit模型的分析.pdf
第24卷第6期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12月
Vol.24No.6JOURNALOFCHONGQINGJIAOTO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Dec.,2024
安徽省旅游效率和旅游竞争力的
耦合协调演化及影响因素
———基于DEA-Tobit模型的分析
吕俭,尹乐,车耀伟
(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摘要:通过构建旅游效率与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安徽省16市为案例地,
采用DEA模型、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分析安徽省2011—2019年各市旅游效率系统与旅
游竞争力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运用Tobit模型定量识别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安徽省
旅游效率整体水平较高,在空间格局上呈现稳定性和规律性的演化特征;安徽省旅游竞
争力水平整体上不断提升,呈现由双核主导(合肥市、黄山市)向单核极化(合肥市)
演变的格局特征;安徽省旅游综合效率系统和旅游竞争力系统的耦合协调时序演化较为
稳定,空间差异较大;产业结构水平、市场规模、对外开放程度、旅游产业专业化程度
对旅游效率和旅游竞争力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起正向促进作用,而城市化水平、信息化
水平反向抑制其协调发展。
关键词:旅游效率;旅游竞争力;时空耦合;DEA-Tobit模型;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F592.6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0297(2024)06-0093-11
加快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动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是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目
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但面临粗放型增长和国际竞争力较弱等现实
问题[1]。《“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提档
升级、提质增效。”在此背景下,提升旅游效率和旅游竞争力成为高质量发展实践过程中亟须解决
的现实问题。安徽省地处长江、淮河中下游,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规划中心区,是中国旅游业成
长发展的起源地,拥有黄山、九华山、皖南传统村落等世界级自然文化遗产,作为典型案例地,
收稿日期:2021-09-07;修订日期:2024-03-01
基金项目: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项目“供给侧改革驱动安徽省旅游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与实现路径
研究:基于效率视角”(2019CX086);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人才国内访学研修项目(gxgn
fx2019043);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基于乡愁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
新研究”(SK2020A0513);滁州市第六届社会科学应用对策研究课题“约束与愿景:基于全要素
生产率增长的滁州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研究”(A2021007);滁州学院科研项目“乡愁视角下的
江淮丘陵地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2022XJYB01)
作者简介:吕俭,女,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讲师,硕士;尹乐,女,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
副教授,硕士;车耀伟,男,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讲师,硕士。
94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4卷
研究其旅游地“效率—竞争力”的时空演化、耦合关系及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
[2][3]
效率是表征资源利用能力和效果的有效指标,阐释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旅游效率是基
[4]
于旅游投入产出反映旅游地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是衡量旅游资源合理利用、旅游经济发展水
[5][6]
平的重要依据。Porter认为经济资源的效率高低决定市场主体是否可以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