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06年华东理工大学团委工作总结.doc

发布:2015-09-13约1.86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6年华东理工大学团委工作总结 共青团华东理工大学委员会 2006年华东理工大学共青团组织紧密围绕“华东理工大学三年行动纲要”和校团委“奋进工程”,按照“聚焦与凝聚”的总体思路,在校党委和团市委的领导下,带领全体共青团员,坚持“青年为本、以德为先、服务为重、发展为主题”的工作理念,坚持“活动、建设、服务”三位一体综合推进团的事业整体发展,强化思想凝聚、组织凝聚、服务凝聚和情感凝聚,切实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全力构筑团员青年的精神支柱,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服务团员青年成长成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大力开展理论学习实践活动,着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1、聚焦社会热点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2006年5月,我校依托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组建了“时代青年理论学习实践营”,成为了团员青年理论修炼的加油站、理论实践的训练营。设立了网上网下“学生理论学习室”,分层次、成系列学习、研讨、实践等活动,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针对性。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华理制造”校园歌手大赛、“华理制造”校园舞蹈大赛、校艺术团汇报演出、校话剧团专场演出、第七届社团节、上海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阳光五月”系列活动、志愿者风采展示周、东方讲坛、青年走近书法名家等。通过这些文化艺术活动,希望为我校学生搭建舞台,促进建设健康向上、文明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培育学生的高雅艺术欣赏能力和实践能力,努力引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第二十思想学术节以“汇聚新思考:时代精英,过程打造”为主题,通过组织“与杰出青年面对面”、“践行过程思想主题青年论坛”、“前沿讲坛”、“工业项目大赛”、“全校辩论赛”、“书韵飘香读书系列活动”、“形势政策教育系列辅导报告会”、“优秀学生成才报告会”、“2006年暑期社会实践成果报告会”、“第六届生存实践大赛成果报告会”、“职业生涯规划系列讲座”以及“名家走近青年”等活动,着重在校园中营造浓厚的思想学术氛围。 3、依托“四团一会”学生艺术团体,提供高雅艺术实践的组织保障 本年度“四团一会”通过参与校园10多场的“新生文艺汇演”、“校艺术团汇报演出”、“校话剧专场演出”、“毕业出生文艺晚会”、“校园文化社区行”等活动,有效提升了近千名团员青年的文艺素质,营造了校园高雅艺术氛围。2006年6月我校大学生话剧团首次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举行了公开演。 三、认真组织科技学术系列活动,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1、成功承办第四届“张江高科杯”上海市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并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全校共青团组织充分珍视上海市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在我校举办的机遇,认真策划、精心组织、系统实施,承办工作得到了团市委和上海高校的好评。我校学生在本次大赛中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的好成绩。我校共有8个团队获得了两项金奖、两项银奖、四项铜奖;一个团队获得了最佳创意奖,学校获得了特别贡献奖。全校共有三件作品进入全国比赛。提前一年完成三年行动纲要中对创业计划大赛的任务要求。同时在今年的上海市“科创杯”创造发明大奖赛中,我校囊括了17项奖励,获奖总数创历史新高。 2、认真组织第七届“奋进杯”科技竞赛,积极备战第十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我校12月8日举行第七届“奋进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暨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华理选拔赛立项答辩,共有55件作品参加了立项答辩,最终获得资助的作品有36件,资助总金额20000元。其中10件作品获得A类资助,15件作品获得B类资助,11件作品获得C类资助,为我校做好2007年的第十届“挑战杯”的备战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搭建各类实践平台,增强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本年度,完成了对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总队的工作定位、制度规范和活动阵地等建设;一年来组织各类志愿者服务活动6000多人次;2006年选送了信息学院杨英军、商学院吕春晓、软件与信息管理学院王千、肖春平和邹强、药学院马秀光、化工学院肖正国、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韩弘腾等八位西部志愿者赴重庆、云南、西藏等地服务。组织寒假社会实践100余支队伍;组织了2006年暑期主题社会实践项目248项,活动范围涉及黑龙江、云南、山东、内蒙、安徽等20余个省份,直接参与人数3000多人,加上自主组队和返乡实践,90%以上的学生都参与了社会实践活动;成功举办了“第六届大学生模拟生存实践大赛”。 2006年我校被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