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湋河杨凌段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doc

发布:2018-01-02约3.58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湋河杨凌段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陕西农,科学?l47? 小?韦河杨凌段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韩东锋,钱拴提,别智鑫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提要:对小渖河杨陵段荒坡的植被,水土流失,土地利用情况等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荒 坡土壤干旱无浇灌条件,水土流失严重,植被以杂草和带刺灌木为主几乎无经济利用价值,随便倾倒生 活垃圾环境污染严重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统一规划,提高劳动力素质,改善交通和森林公园建设等对 策. 关键词:小玮河;生态环境;土地资源利用;对策 小沣河发源于甘肃平凉,流经陕西的麟游,凤 翔,歧山,扶风,杨凌等县区,全长约151km,东西 走向,从杨陵区夏家沟村汇入漆水河,然后向南约 10km入渭河.小沣河在杨凌段长约24.67km,年 均流量0.57m./s总流量1785.2万m.,流经3 乡1镇16个行政村,也是杨陵区的北,东方向与 扶风县和武功县的界河[1].在杨凌段小玮河沿岸 (南岸)荒坡存在诸多生态环境问题,笔者通过对 土壤,植被和目前荒坡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实地调 查和统计分析,旨在探讨该地段目前面临的具体 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法,为小玮河其 他地段的荒坡治理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l研究地区概况 杨陵段小沣河的南岸属于渭河北岸第三级阶 地,自然地理位置在北纬34.2O,东经107.59~ 108.07,地貌类型是典型的黄土台塬,西北高东 南低,塬坡上海拔561~535m,河床大约是53O~ 540m,塬面与河岸落差20~40m不等.气候属于 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气候,年均温1O.7~ 13.7rC.降水量552.6~663.9mm,年均干燥度 1.O9~1.67.全年日照1900~2500h[引.气候特 点是春季多风,夏季多暴雨,秋季多连阴雨,冬季 少雨雪. 2研究方法 2.1样方设置及其调查内容 在2005年1O月上旬,由东到西将荒坡从上 到下划为上,中,下三个位置分别设立5m×5m 样地32个,在荒坡的上面和下面分别各设立3个 2km长线路,沿线路每个500m设立一个5m× 5m样地共12个.样地调查记录内容主要包括:① 乔木种的株数,平均树高,平均直径;②灌木种的 盖度,多度和底径,生长情况;③草本植物种类,盖 度,多度,生长情况.同时记录样地所在地海拔,坡 度,坡向,枯枝落叶厚度以及土壤类型;④存在问 题及利用方向. 2.2土壤状况调查 在样地上挖掘土壤剖面,分层记载,取样.土 壤剖面主要调查土壤名称,厚度(A0,A1,A2,B, C层),颜色,质地,结构,湿度,紧密度,侵入体含 量,生物活动情况,层次过渡情况.同时对土壤的 侵蚀情况进行记载. 2.3利用情况调查 在1:5地形图和1:2.5万杨陵地区土地利 用现状图,1l1万五泉,大寨乡和杨村乡土地利 用现状图的基础上,勾绘出小i韦河南岸荒坡位置, 计算出荒坡面积和荒坡上土地利用情况.同时,再 进行沿途踏查和访问,看当前土地利用现状. 3调查结果与存在问题 3.1植被生长情况 经过不完全统计,在该地段植物有56科176 属266种.其中农田杂草占5O科140属178种, 乔木只有8科9属12种.从植物种类上看,种类 较丰富.灌木中以酸枣(盖度达到9O,多度为 多)和野枸杞为主,杂草主要是菊科,禾本科,旋花 .科,玄岑科等类植物,杂草占到渭河流域杂草总科 的89.29/6,属的79.5,种的66.9,长势好;乔 木主要以阳性,耐旱的刺槐,紫穗槐,侧柏,臭椿为 主,夹杂少量白榆,皂荚,楸树,臭椿,泡桐等,营养 不良,长势较差.但是在一些路边,河边,田间地 收稿日期:2OO7一f)8—28 项目来源: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院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 作者简介:韩东锋,女,汉,陕西周至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森林资源调查,林业生态环境工程方面教学和科研工作. ? 148?陕西农业科学 头,庙宇周围散生的皂荚,白榆,杨树,泡桐长势非 常好,个别毛白杨树木和泡桐树木胸径达50cm 以上,树高在12~15m. 3.2水土流失问题 对土壤剖面记载情况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荒 坡60地段土壤是白蜡土,10是黄蜡土,30 是搂土.其土壤厚度中A0(枯枝落叶层)约0,5~ 1,5cm,A1(腐殖质蓄积层)1.0~2.0cm,A2(灰化 层)30~45cm,B(淀积层)30~40cm;颜色黄色 (坡面)黄褐色(河滩地),质地为壤土,沙壤土,结 构有团粒,块状等,湿度是潮,较湿,紧密度是较 紧,侵入体较少,层次过渡不明显. 土壤侵蚀调查结果表明,32块样地其中15 块有土壤侵蚀情况.其中沟状侵蚀占60,崩塌 侵蚀占4O.土壤侵蚀主要在集中坡度较大,各 个村庄通往河滩地的道路两侧,以及砖厂,钓鱼 池,房屋周围.曹家堡,崔西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