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高三最后一卷生物试卷含解析.doc
2024届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高三最后一卷生物试卷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公司对即将上市的家蝇杀虫剂产品做预期调查,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杀虫剂)性基因型频率调查的结果。已知家蝇的敏感性和抗性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时出现抗药性。
家蝇种群来源
敏感型纯合子(%)
抗性杂合子(%)
甲地区
78
20
乙地区
64
32
丙地区
84
15
根据以上信息,不能得出
A.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比丙地区高
B.由于自然选择作用,丙地区敏感性基因的基因频率较高
C.家蝇抗药性出现的根本原因可能是基因碱基对的替换
D.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使用该产品预期效果不如其他两地
2.下列关于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碳是所有生命系统的核心元素 B.Fe2+是血红蛋白的必要成分
C.糖类和脂质都只含C、H、O D.胰岛素中的氮元素主要在肽键中
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醋酸菌的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B.大肠杆菌的核糖体是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合成场所
C.蓝藻的细胞壁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水解
D.洋葱的中心体可参与细胞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
4.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鸡的芦花羽对非芦花羽为完全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Z染色体上,其中存在胚胎纯合致死现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雌鸡只存在一种基因型和一种表现型
B.雄鸡存在两种基因型时对应两种表现型
C.非芦花雌鸡与芦花雄鸡杂交,子代中雄∶雌=2∶1
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雌为1∶1,则亲本雄鸡为纯合子
5.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增殖、分化过程的相关描述,合理的是()
A.癌细胞是能连续分裂的细胞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具有全能性
C.细胞死亡对生物体是有利的
D.染色体每复制一次,细胞就分裂一次
6.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上碱基对缺失、增加或替换引起的核苷酸序列的变化
B.血友病、色盲、多指、白化病等致病基因的出现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C.分裂间期较分裂期更易发生基因突变,主要是因为间期持续的时间更长
D.基因突变必然形成新基因,而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一定改变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7.(9分)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妊娠后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制备抗HCG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检测早孕。图甲是抗HCG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流程示意图,其中X、Y表示细胞,a~f表示操作过程。图乙是医学上定量检测抗原的双抗体夹心法原理示意图,需先将抗体固定并与受检抗原结合形成复合物,再加酶标抗体和底物,加入酶反应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成为有色产物,产物的量与标本中受检抗原的量直接相关,根据颜色的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由于酶的催化效率很高,间接地放大了免疫反应的结果,从而使测定方法达到很高的敏感度。回答下列问题。
(1)a过程中培养的Y细胞是____________,b过程中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诱导细胞融合,d所示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e过程培养的细胞,首先应保证其处于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其次还需要提供充足的营养等条件,其中加动物血清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抗原数量,酶标抗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若现有三种抗HCG单克隆抗体,分别记为A、B、C。为检测它们之中哪两种适合用于双抗体夹心法,科研人员需要进行____________组实验,检测并比较各组实验的产物量,以便得出结论。
8.(10分)某实验小组制作了蛙的坐骨神经离体标本并置于适宜环境中,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G表示灵敏电流计,a、b处有两个微型电极,阴影部分表示开始发生局部电流的区域,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静息状态时的电位,A侧为_______电位(选填“正”或“负”),形成这种电位差的原因与________离子外流有关。
(2)局部电流在膜外由__________(选填“兴奋”或“未兴奋”,下同)部位流向__________部位,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回路。
(3)如果将图甲中a、b两处的电极置于神经纤维膜外,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