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目录08946.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走进数学世界1.1生活中的图形
1.2我们周围的“数”
1.3计算工具的发展
1.4科学计算器的使用第二章 对数的认识的发展2.1负数的引入
2.2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2.3相反数和绝对值2.4有理数的加法
2.5有理数的减法
2.6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2.7有理数的乘法
2.8有理数的除法
2.9有理数的乘方
2.10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11有效数字和科学记数法
2.12用计算器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3.1字母表示数
3.2同类项与合并同类项
3.3等式与方程 3.4等式的基本性质
3.5一元一次方程
3.6列方程解应用问题第四章 简单的几何图形4.1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
4.2某些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4.3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4.4点、线、面、体
4.5直线
4.6射线
4.7线段4.8角及其表示
4.9角的分类
4.10角的度量
4.11用科学计算器进行角的换算4.12角平分线
4.1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4.14相交线与平行线
4.15用计算机绘图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5.1不等式
5.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5.3不等式的解集
5.4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5.5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法第六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6.1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
6.2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6.3 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6.4 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6.5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第七章 整式的运算7.1整式的加减法
7.2 幂的运算
7.3整式的乘法
7.4 乘法公式
7.5 整式的除法第八章 观察、猜想与证明8.1观察
8.2 实验
8.3归纳
8.4类比
8.5猜想
8.6证明 8.7.1余角、补角
8.7.2对顶角
8.7.3平行线第九章 因式分解 9.1因式分解
9.2提取公因式法
9.3 运用公式法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10.1总体与样本
10.2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0.3 数据的表示
10.4 用计算机绘制统计图10.5 平均数
10.6 用科学计数器求平均数
10.7 众数
10.8 中位数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 分式11.1分式
11.2分式的基本性质
11.3分式的乘除法
11.4分式的加减法11.5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及其应用第十二章 实数和二次根式12.1平方根
12.2立方根
12.3用科学计算器开方12.4无理数与实数
12.5二次根式及其性质
12.6二次根式的乘除法12.7二次根式的加减法第十三章 三角形13.1三角形
13.2三角形的性质
13.3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13.4全等三角形
13.5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3.6等腰三角形
13.7直角三角形13.8基本作图
13.9逆命题 、逆定理
13.10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13.11勾股定理
13.1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第十四章 事件与可能性14.1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
14.2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14.3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八年级下册第十五章 一次函数15.1函数
15.2函数的表示法
15.3函数图象的画法15.4一次函数和它的解析式
15.5 一次函数的图象
15.6一次函数的性质15.7一次函数的应用第十六章 四边形16.1多边形
16.2平行四边形和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6.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16.4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16.5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16.6中心对称图形
16.7梯形
16.8等腰梯形与直角梯形第十七章 一元二次方程17.1一元二次方程
17.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7.3列方程解应用问题第十八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18.1极差、方差 与标准差
18.2用计算器计算标准差和方差 18.3频数分布表与频数分布图九年级上册第十九章 相似形19.1比例线段
19.2黄金分割
19.3平行线分三角形两边成比例19.4相似多边形
19.5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19.6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19.7应用举例第二十章 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20.1二次函数
20.2二次函数 的图象20.3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20.4二次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