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修改病句篇(学生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句子——修改病句篇
一、知识要点复习:
病句,即有毛病的句子;病句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不通顺的句子;一类是不合事理的句子。
句子不通顺。它常常是由于成分残缺或成分之间搭配不当造成的。
1、成分残缺包括:①主语残缺;②谓语(中心词)残缺;③宾语(中心词)残缺;介宾结构残缺。例如:“我跟他在同一个班,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我”“他”中的哪一个呢?这个句子缺主语。
又如:“写到这里,我无比激动的心情,再也写不下去了。”这个句子中,“我无比激动的心情”缺谓语,如果视此为短语,那么,“再也写不下去”就缺主语。
(1、缺主语。例如:通过学习,使提高了认识。2、缺谓语。例如:我们识别非的能力。中国人民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3)、缺宾语。例如:大会提出情况变了怎么办4)、缺定语,这种语病较为少,但也是没有,例如:让大学生自谋职业,让大学生们自己去开拓生活,实在是个好办法。(句中的“开拓”不能直接支配“生活”,中间应加个定语,如“新的”、“自己的”之类,不仅“开拓……生活”是如此,类比一下,”开拓……世界”开拓……境界”、“开拓……局面”、“开拓……天地”、“开拓……领域”等无不如此。)中学代的那些学的愉快笑容和爽朗的歌声,至今还在我的耳边回响。我的身体、业务水平比一年前提高了许多。清明前后,xx部队派了800多人次,参加郊区植树劳动。我们应该接受大家的意见,改进工作中的错误和缺点。例如: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例如:只要稍微深思一下,就会理解这个问题。⑤主宾搭配不当。例如:只靠关卡压,而不做思想工作,不给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是一种极不负责的工作态度。、补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例如:司马文华的立场站得很牢固,感情也表现得很丰满。、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例如: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如: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效尤”的意思是“学坏的样子”,是贬义,用在这里不合适,应改为“学习”。)
②关联词用错。
如:只有坚持核查,就能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只有”和“才”连用,应把“就”改为“才”。)
(2)搭配不当
①主谓搭配不当。如:
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品质”不能“浮现”,可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
②动宾搭配不当。如:
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与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聚集”的应该是“专业化人才”。)
③主宾搭配不当。如:
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劳动”与“一天”搭配不当,应删去“的劳动”)
④修辞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如:
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很大”与“心血”搭配不当,应改为“很多”)
(3)成分残缺 ①缺主语。如:
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使”字,使“我”丧失了主语的作用,所以,应删去“使”)
②缺宾语。如:
看到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同桌共读。(这个句子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加上“的情景”)
(4)语序不当
①逻辑语序不当
如:学校通过并研究了新的规章制度。(“通过”与“研究”顺序颠倒。应是先“研究”后“通过”)
②关联词语序不当
如:A:不但我信任他,而且信任他的朋友。
B: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两个分句是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如例A,两个分句的主语都是“我”,“不但”应在主语“我”后边;两个分句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如例B,两个分句主语分别是“我”“人”,关联词语“不但”应放在“我”前边。)
(5)前后矛盾
①前后不统一。
如: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能”与“否”表达完全不同的两种情况,所以,应删去“能否”)
②否定多余。
如:个别医生不讲医德,索要红包,医院领导对此并非不无责任。(“不无责任”即有责任,加上“并非”,意思相悖,应去掉“并非”或去掉“不”)
③范围不清。
如:人们一走进教学楼就会看到,所有关于澳门历史的图片和宣传画被挂在走廊的墙壁上。(“图片”包括“宣传画”,不宜并列,应说成“宣传画及其它图片”。)
(6)重复啰嗦
如: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疾病。(“顽症”和“疾病”重复,应删去任一个)
(7) 表意不明(歧义)
如:牧童牵着牛在吃草。(到底是“牧童吃草”还是“牛吃草”:应改为“牧童牵着牛,牛在吃草。”)
(二) 修改病句的方法(原则)
1.检查文句,判明原因。先阅读原句,看看毛病出在哪儿。语法、修辞、逻辑方面的毛病,有不同的修改要求。找出病因是修改病句的前提。
2.先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