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地理一轮复习巩固作业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doc

发布:2017-07-24约3.51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 选择题 (2016·浙江名校联考)甲图为乙图中AB间地表温度变化示意图,乙图为我国新疆某盆地地表物质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 关于不同类型地表温度的排序正确的是(  ) A. 城镇耕地水域裸地 B. 水域裸地城镇耕地 C. 耕地水域城镇裸地 D. 裸地城镇耕地水域 2. 影响该区域地表温度的因素主要有(  ) 地形差异 比热容差异 植被覆盖率 地表反射率 天气状况 A.   B.  C.   D. 1. D 【解析】 地表物质不同,其比热容也不同,因此增温的速度也不同;根据甲图中的气温可判断此时是新疆的夏季,故比热容较小的裸地温度上升得最快、温度最高,而比热容较大的水域温度上升得最慢、温度最低。 2. C 【解析】 图中显示水域、裸地等不同比热容的地区,其温度不同,即比热容差异影响了地表温度;裸地等植被覆盖率小的地区温度高,即植被覆盖率影响了地表温度;地表反射率较高的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较少,地表温度一般较低,即地表反射率的不同也会影响地表温度。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图”,回答3~4题。 3. 从辐射量上看,甲大于乙的原因是(  ) A. 大气对甲具有削弱作用   B.丁对甲有补充作用 C. 甲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D.乙大部分被地面吸收 4. 下列概念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削弱、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B. 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吸收 C. 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D. 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削弱、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3. A 【解析】 甲为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乙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途经大气,部分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所以甲大于乙的原因是大气对甲具有削弱作用。 4. C 【解析】 大气受热过程是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后,被地面吸收,然后地面增温,以红外线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被大气吸收使大气升温后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还地面。 下图为“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 关于图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图中气压:丙丁甲乙 B. 甲地气温高于乙地 C. 甲地多为晴朗天气 D. 乙地盛行下沉气流 6. 关于图中气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丙之间气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差 B. 乙、丁之间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C. 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甲、乙之间的风速 D. 产生四地间环流的根本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5. C 【解析】 结合气压垂直分布规律及其各点与等压面的关系知,图中气压:甲乙丁丙。甲、乙两地分别受高、低气压控制,甲地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乙地相反。 6. D 【解析】 四地间由于受热不均形成热力环流,其根本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016·唐山一中模考)下图为南半球某地某日近地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 从图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A. 甲地气流上升 B. 乙地是低气压中心 C. a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 D. b地正出现阴雨天气 8. 图中从甲地到乙地的气流方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7. B 【解析】 分析等压线分布可知,甲地为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乙地为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a地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弱;b地位于南半球锋面气旋东侧,处于北移冷锋的锋前,目前天气晴朗。 8. C 【解析】 从甲地到乙地的气流方向实质上就是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气流在从高压中心甲地流向低压中心乙地的过程中,在摩擦力和南半球向左偏的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应始终位于与等压线垂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左侧。 下图中实线为等压线,虚线为近地面风向轨迹,地有稳定风向。据此回答9~10题。 9. 图示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 A.   B.  C.   D. 10. 下列对图中相关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和地气压梯度力方向相同 B. 四地风向的变化与地转偏向力无关 C. 地和地的摩擦力方向相同 D. 摩擦力不能改变风力的大小 9. A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地等压线最密集,其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即风力最大。 10. A 【解析】 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对风向变化有影响;地和地风向不同,则摩擦力方向也不同(摩擦力方向和风向相反);摩擦力可以改变风力大小。 (2016·山西模拟)在低层空气中,各高度上的风并不完全相同,其主要原因是运动空气所受的摩擦力随高度而减小。这样,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不随高度变化的情况下,离开地面越远,风速越大,风与等压线的夹角则越小。据此完成11~12题。 11. 假设某地不同高度上风的向量投影到同一水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