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行路难》《感遇》含答案.docx

发布:2025-02-23约1.62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行路难》《感遇》含答案

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

感遇(其二)

李白

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虽言异兰蕙①,亦自有芳菲。

未浮②盈③樽酒,徒沾清露辉。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①兰蕙:兰和蕙,都是香草,多用来比喻贤者。②浮:用满杯酒罚人,这里指饮。“浮”有的也写作“泛”。③盈:满。

(1)甲诗以浪漫的笔法抒写了作者的人生感慨,请结合画线句分析此笔法。

(2)乙诗借用“东篱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处境?

(3)这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相同之处?

【答案】(1)示例:画线句的浪漫笔法主要表现在用词的夸张上,“金樽”“玉盘”“斗十千”“直万钱”夸张地写出了朋友不惜重金,设下盛宴为诗人饯行的情景,用宴席的极其豪奢凸显了友情的珍贵和朋友为诗人饯行的深情厚谊。(1)表达了诗人不被重用、才华难施展、寂寞失意的人生处境。(1)都有怀才不遇的感慨,(都有在面临困境时的挣扎,)都即使身处逆境也不放弃理想、坚持高洁人格。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运用浪漫笔法的分析。

这首诗以浪漫的笔法抒写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精神追求,浪漫的笔法主要表现在夸张的运用上。“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意为: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李白运用了“金樽”、“玉盘”以及“斗十千”、“直万钱”这样夸张的词语,将宴席的奢华与盛大表现得淋漓尽致,以此凸显出诗人饯行的深情厚谊。

(2)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在这首诗中,“东篱菊”象征着诗人自己,它茎疏叶微,虽与兰蕙不同,却同样拥有自身的芬芳。这种芬芳代表着诗人的才华和品质,然而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赏识。

“未浮盈樽酒,徒沾清露辉”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东篱菊”的处境:尽管它的芬芳足以盈满酒杯,但却始终未能被采摘,只能独自沐浴在清晨的露水之中。这里,“盈樽酒”象征着诗人对才华得以施展的渴望,而“徒沾清露辉”则暗示了诗人的才华未能得到赏识和重用的现实。

“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则更加直接地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无奈。这两句诗意味着,当“东篱菊”盛开的时候,却没有人来采摘它,一旦凋零飘落,又将何去何从呢?这里,诗人将自己比作“东篱菊”,感叹自己虽有才华,却无人赏识,只能在寂寞中凋零,无法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

综上所述,乙诗《感遇(其二)》通过借用“东篱菊”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不被重用、才华难施展、寂寞失意的人生处境。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情感把握。

《行路难(其一)》中,“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象征了诗人前行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和阻碍,而“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则直接表达了对人生道路艰难和迷茫的感慨。《感遇(其二)》中,“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则表达了诗人虽有才华和芬芳,却无人赏识,只能在寂寞中凋零的无奈。据此可概括为: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未能得到赏识和重用的感慨。

《行路难(其一)》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寻求出路和希望的尝试,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则表达了对未来的乐观和坚定的信念。《感遇(其二)》中,虽然诗人感到自己如“东篱菊”一样被忽视和遗忘,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芬芳和高洁,表达了对自身价值和品格的坚守。据此可概括为:两首诗都描绘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的挣扎和坚持。

《行路难(其一)》中,诗人虽遭遇困境,但并未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仍然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感遇(其二)》中,“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独特个性和品格的自信和坚持,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据此可概括为:两首诗都体现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坚持和追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