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管理精品】质量成本控制程序.doc

发布:2017-08-24约6.08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质量成本控制程序 目的 通过对质量成本的控制与分析,为有关部门提供实施质量改进提供依据,以便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需求。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质量成本的构成,统计范围、要求及分析,检查考核等内容。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质量成本管理。 术语 质量成本:为满足产品质量,开展质量活动所支付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满意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 预防成本:所有用于预防不合格品与故障等所需的费用。主要包括:质量培训费、质量管理活动费、质量改进措施费、质量评审费及从事质量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等费用。 鉴定成本:评定产品是否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支付的费用。主要包括:检查、计量检定、测量、检测设备维修、折旧及从事试验检验人员的工资、福利等费用。 内部故障成本:指产品在交货前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而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报废损失费、返修、返工(包括重新检验)费等费用。 外部故障成本:指产品在交货后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而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三包质量事故处理费、赔偿费、 职责 4.1 财务部 A、财务部是质量成本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质量成本计划。 B、负责收集总质量成本数据,进行核算。 C、负责质量成本的综合分析工作,定期提供质量成本报告。 4.2质检部 A、负责组织落实、监督考核质量成本计划。 B、通过对质量成本报告的分析,制定质量改进计划,并协调各部门组织落实。 C、负责外部退回产品及质量索赔的鉴定工作。 D、负责对有争议的质量成本作出仲裁。 E、负责收集核算本部门质量成本数据,按期报送财务部。 4.3其他部门 A、负责组织落实本部门质量成本计划。 B、负责收集、核算本部门质量成本数据,按期报送财务部。 C、负责提供本部门质量成本分析报告。 质量成本统计工作程序 5.1质量成本统计内容及费用开支范围(见附录A) 5.2质量成本统计 5.2.1质检部负责汇总统计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编制《质量成本统计表》于下季度第一个月第10个工作日前报送财务部。 5.2.2销售部负责汇总统计外部故障成本,编制《质量成本统计表》于下季度第一个月第10个工作日前报送财务部。 5.2.3其他各有关部门按要求收集、提供本部门质量成本统计资料,于每月5日前报送归口部门。 5,2,4财务部根据质检部、销售部和其他各有关部门的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外部故障成本资料进行质量成本汇总统计,并作出简要分析,编制《质量成本分析表》,绘制《质量成本趋势图》,报送公司正、副总经理,抄送质检部、销售部和其他各有关部门。 5.3质量成本分析 5.3.1质量成本分析的相关公式 A、销售质量成本率(%)=(质量成本总额/销售收入)×100% B、利润质量成本率(%)=(质量成本总额/利润总额)×100% C、百元销售外部故障损失(元)=(外部故障成本/销售收入)×100 D、百元销售故障总损失(元)=(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销售收入×100 E、百元利润故障总损失(元)=(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利润总额×100 F、质量成本率(%)=(质量成本总额/总成本)×100% 5.4质量成本核算 5.4.1质量成本收集渠道 A、从现有的各种会计原始凭证和会计帐户中直接获得。 B、从各种统计原始资料或凭证中分析获得。 C、从各种质量原始资料或凭证中分析获得。 5.5.1质量成本分析和报告 A、报告期质量成本计划执行情况以及与基期对比分析。 B、典型事件分析 C、影响质量成本的主要因素,改进措施。 D、提出今后工作重点和目标。 5.5.2质量成本报告 财务部对工期质量成本管理、核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影响成本的因素,明确改进方法,定期向领导提供报告。报告可采用表格形式,结合产值、销售额、利润进行分析。 5.6质量成本计划和控制 5.6.1结合本公司经营计划、产品成本计划、质量计划,由总经理制定总质量成本计划,质检部经理制定构成比例计划。 5.6.2质量成本控制贯穿在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处理核算,根据质量成本计划制定控制目标,分析归口落实,结合实际实施控制。 5.7质量成本相关的质量记录,由财务部负责存档保存,保存期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执行。 相关文件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质量成本统计表》 《质量成本分析报告表》 《质量成本趋势图》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