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也不错嘛比面神经简单学案.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MSCT后处理技术 1.实时多平面重建(MPR) 2.曲面重建(CPR) 3.最大密度投影(MIP) 4.最小密度投影(MIN—IP) 5.X—线模拟投影 6.透明化X—线模拟投影(4D) 7表面重建 8.高级三维容积漫游(VRT) 9.MSCT仿真内窥镜(VE) 10.其它 多平面重建(MPR) 定义:是从原始横断面图像获得人体相应组织器官任意层面的冠状.矢状.横轴面和斜面的二维图像的后处理方法。 应用:适用全身各个系统组织器官的形态学改变,尤其对判断颅底.颈部.肺门.纵隔.腹部.血管等解剖结构复杂部位的病变性质.侵及范围.彼邻关系和小的骨折碎片和动脉夹层破口及胆道.输尿管结石的定位诊断具有明显优势。 曲面重建(CPR) 它是MPR的一种特殊方式,适用于展示人体曲面结构的器官(如颌面骨.骶骨.走行迂曲的血管.支气管.胰腺等 )的全貌。 最大密度投影(MIP) 它是利用容积数据中在视线方向上密度最大的全部像元值成像的投影技术之一。 其主要优势是可以较真实地反映组织的密度差异,清晰确切地显示经对比剂强化的血管形态.走行.异常改变和血管壁的钙化以及分布范围,对骨折.骨肿瘤.骨质疏松等造成的骨质密度改变也较敏感。 最小密度投影(Min-IP) 利用容积数据中在视线方向上密度最小的元素成像的投影技术。 MSCT后处理技术在颅脑、五官疾病检查中的应用 优势 显示颅骨、颜面骨骨质微细结构,如听小骨、视神经管、面神经管。 显示病变钙化和继发颅骨改变。 显示颅腔、眼、耳、鼻、喉的三维、二维结构。 MSCT对脑脊液鼻瘘瘘口诊断最具诊断价值。 应用范围 颅骨、颌面骨骨折 肿瘤 脑血管病变 重建技术 1、MIP 2、MPR 3、CPR 4、VRT 5、CTVE 颧弓骨折 右上颌窦囊肿 下颌骨囊肿 垂体瘤 MPR显示压迫鞍底变薄 MPR冠位与双侧颈动脉关系 喉部VE 颅脑CTA 动脉瘤 血管畸形 血管狭窄 血管变异 大脑前动脉动脉瘤(CT平扫) 病人50岁,脑出血,曾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DSA未见动脉瘤. CTA VRT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