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管理会计ppt重点.ppt

发布:2017-01-29约5.04万字共18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例:中盛公司本期生产甲产品200件,实际耗用人工8000小时,实际工资总额80000元,平均每工时10元,假设标准工资率为9元,单位产品的工时耗用标准为28小时,那么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析如下: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10 ×8000 -9 ×200 ×28 =29600元(U)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10-9)×8000=8000元(U)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9 ×(8000 - 28 ×200) =21600元(U)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8000+21600=29600元(U) 标准工资率是标准工资总额与标准总工时的比率。 指标准使用期间的预定工资总额与预计作业时间(有效时间)的比值,或与设备预计开动时间的比值,即单位时间的工资值。 如果采用计件工资制,标准工资率是预定的每件产品支付的工资除以标准工时; 如果采用计时工资制,标准工资率是指每一标准工时应分配的工资。 标准工资率应根据工种、 操作工人技术等级以及所在车间等情况分别确定。 如果同一项操作在不同情况下需要不同的技能才能完成,那么也应制定不同的工资率标准。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形成原因 责任分析 成本差异 公式 形成原因 责任部门 直接人工工资差异 (价格差异) (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产量下实际人工工时 工资制度的变动、工人的升降级、加班或临时工的增减等等。 主要责任部门劳动人事部门。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用量差异) (实际产量下实际人工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人工工时)×标准工资率 工人技术状况、工作环境和设备条件的好坏等。 主要责任部门是生产部门。 3、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是指一定产量产品的实际变动制造费用与标准变动制造费用之间的差额。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 实际变动制造费用 - 标准变动制造费用 实际变动制造费用 = 实际分配率 × 实际工时 标准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标准工时 实际分配率=实际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工时 单位工时的制造 费 用 成本 数量 2、静态投资回收期限法 含义:指投资项目经营净现金流量抵偿原始总投资所需要的全部时间,包括含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和不含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两种形式。 ⑴投产后每年现金净流量相等:简算法。 不含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 = 原始投资额/每年相等的现金净流量 含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 = 不含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 + 建设期 ⑵投产后每年现金净流量不相等:累计净现金流量法。 选优标准:含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 项目计算期的一半,方案可行,反之不可行。 不含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 经营的一半,方案可行,反之不可行。 【例13】某企业有关资料如下表,计算其投资回收期。 不含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 = 含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建设期 含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 = 4 + = 4.35(年)<5.5(年),方案可行。 不含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 = 4.35 - 1 = 3.35(年)<5(年),方案可行。 + = 含建设期的 投资回收期 最后一项为负值的累 计NCF所对应的年数 【例14】某企业长期投资项目累计净现金流量如下:要求:①说明项目的建设期、经营期、项目计算期和投资方式;②计算项目的投资回收期。 【例15】某项目的净现金流量为(万元):NCF0=-60,NCF1=-60 NCF2-6=30,NCF7-12=40,计算该项目的投资利润率和投资回收期。 三、折现指标的含义、特点及计算方法 1、净现值法: 含义:某一方案未来报酬的总现值与原始投资额的现值之差。 净现值(NPV)=未来报酬的总现值-原投资额的现值 注:①若未来各年报酬相等按普通年金复利折现;若均不相等按普通复利折现;若未来前几年报酬不相等,以后年度相等,不相等的按普通复利折现,相等的按递延年金折现;②原始投资若在期初一次投入,原始投资即为现值,不必折现;原始投资若分期等额投入,则按年金复利折现;若分期不等额投入,按普通复利折现。 含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 = 6 + = 6.5(年)<7.5(年),方案可行。 不含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 = 6.5 - 2 = 4.5(年)<6.5(年),方案可行。 项目建设期2年;经营期13年;项目计算期15年;分期等额投资。 投资利润率= = 29.55% 含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5年,不含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4年。 选优标准:NPV≥0,方案可行;NPV≤0,方案不可行 当几个方案的投资额相同,N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