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用..ppt

发布:2017-10-09约7.34千字共4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年 份 2007年 2012年 年均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 26.6万亿元 51.9万亿元 9.3% 财政收入 5.1万亿元 11.7万亿元 21.3% 城镇居民收入 13786元 24565元 8.8% 农村居民收入 4140元 7917元 9.9% (1)描述材料一中表格及备注所示经济信息。 (1)反映了近五年来我国GDP和财政收入都大幅增长,城乡居民收入也大幅增长(从数字到文字),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横比看趋势)但是,财政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我国居民收入增速低于GDP尤其是财政收入的增速,并且城乡收入差距仍然较大。(纵比找差距)说明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备注提示)收入分配不公平、分配制度不合理。(透过现象看本质) 注:基尼系数是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取值范围为0-1间,其数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状态越趋于平均。数值越大,表明收入分配差距越大。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我国2011年基尼系数为0.55. 表1 2007年-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状况 ? 图表类主观题解题思路技巧 1、?三读: 一读标题。考生一定要明确各图表的标题,这是图表的“眼睛”以便于全面理解图表 二读图表内容,对图表逐项分析。遵循纵比比变化、横比比联系(差距)的解题规则,从比较中得出结论,找出数据中体现的规律或共同点,直接得出“图表之间的共同点、不同点、相互关系、内在联系、问题的原因”之类的答案要点。 三读附注。附注是对图表不能直接罗列或体现的内容所作的文字补充说明,是图表材料的有机组成部分。注文还对答题思路有提示作用。如果忽略了附注,则不能全面把握图表的中心观点,不能揭示图表间的内在联系,必然会影响对图表的分析和理解,在作答时容易丢失要点,影响得分。 2、三比 (1)横向比较。对同一项目内的数据进行比较。它反映的是一事物自身变化发展的趋势。“横向“看变化趋势:起讫时间+变化情况+(说明什么) (2)纵比比较。发现不同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性,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发现新问题。这是创造性思维的突出表现。 “纵比”找差异:多项比较+指明差异+(说明什么) (3)表与表之间的比较分析。图表与图表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存在着一定联系。经过细心的比较,抓住这个联系,我们就会产生新的认识。“内外比”找关系:图表之间、图表与注文之间的共同点、不同点、相互关系、内在联系、问题的原因。 图表之间的关系:依据其联系的性质,大体能把图表间的联系分为四种情况: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对立统一的关系、前后相继的关系、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3、三到 (1)由数字到术语。图表型主观题往往以数字来表达某种经济现象,在回答问题时必须用术语概括这一现象。 (2)由现象到本质。我们必须在由数字到术语表述基础上,揭示出本质。 (3)由书本观点到时政热点。政治高考不仅仅考查学生书本观点知识掌握,更要学生关注党和国家在近期新理论、新观点,如“民富”,“社会公平”.“扩大内需“,‘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文化产业”等均可写入答案. 4、“一特“ “一特”:特别描述(图表的特殊性,拐点的特殊性,年份特殊性,语言的特殊性 如:1978年 改革开放 1992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08年 金融危机 2006—2010 “十一五”期间 曲线拐点:最低点、最高点 材料二 国务院批转《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发展中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着力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体制环境,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并重,继续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为重点,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分配的有关知识说明怎样解决上述材料中反映的问题? (2)措施:①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继续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 ②国家要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实现公平分配。 ④国家财政要加大对农民的扶持,落实减免税收的政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的区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