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3章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业务.ppt

发布:2017-05-04约3.31千字共3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支付清算业务作用 1、是经济和社会生活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 2、对货币政策实施具有重要影响 3、增强货币市场流动性,减少在途资金 4、与金融稳定有密切关系 三、支付清算体系 (一)清算机构 为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清算服务的中介组织。 票据交换所是最传统和最典型的清算机构,此外还可以采取清算中心和清算协会等组织形式。 从经营形态来看,清算机构既有私营的,也有政府主办的。 从业务的地域范围来看,既有全国性的,也有地区性的,甚至还有国际性的。 清算机构一般实行会员制,会员必须遵守组织章程和操作规则,缴纳会费。 (二)支付系统 由提供支付清算服务的中介机构和实现支付指令传送及资金清算的专业技术手段共同组成的,其职能是实现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 同时,支付系统运行关系货币政策的实施,对稳定货币、稳定金融与稳定市场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四、支付清算的形式 (一)按经营者身份划分 1、中央银行拥有并经营的支付清算系统 2、私营清算机构拥有并经营的支付清算系统 3、各商业银行拥有并经营的行内支付系统 (二)按交易行为的结账要求划分 1、净额批量清算系统 2、全额实时清算系统 (三)按服务对象及单笔业务金额划分 1、大额支付系统 2、小额支付系统 (四)按服务的地区范围划分 1、境内支付系统 2、国际性支付系统 五、支付清算业务的主要内容 (一)组织票据交换和清算 1、票据交换 票据交换是各银行彼此之间进行债权债务和资金清算最基本的清算手段。 图 票据交换过程 2、清算原理与步骤 (二)办理异地跨行清算 各种不同银行之间的异地债权债务形成了各行之间的异地汇兑,会引起资金头寸的跨行、跨地区划转,划转的速度和准确关系到资金的使用效率和金融的安全。 各国中央银行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对清算帐户进行集中处理,提高清算效率减少资金消耗。不同地区、不同银行之间的资金清算就成为中央银行支付清算业务的重要内容。 图 异地跨行清算程序 (三)提供跨国清算服务 所谓国际结算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则、程序并借助结算工具和清算系统,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和实现资金跨国转移的行为。 国际结算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各种货币之间的兑付和转帐划拨,实现国际间债权债务的清偿和资金的正常流动。 图7-3 跨国清算程序? 第二节 支付清算系统的风险及管理 一、支付清算系统的风险 1、信用风险 2、流动性风险 3、系统风险 4、违规风险 5、法律风险 6、操作风险 1.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支付过程中因一方无法履行债务带来的风险。该风险意味着一方无法履行债务带来的损失要由参加支付的各方进行承担。一般地,信用风险的发生源于支付过程的一方陷入清偿力危机,即资不抵债。 信用风险的产生,主要原因是交易双方经济合同的达成与资金的转移不是同时进行,在支付命令发送后与资金转移实际发生的过程中,一方可能因种种原因陷入清偿力危机,导致在资金实际交割时无法履约。 2. 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在支付过程中一方无法如期履行合同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与信用风险的区别在于违约方不一定是清偿力发生危机,而仅仅是在合同规定的时间无法如期如数履行债务,但如果给予其足够的时间,该方可以通过变卖资产筹措相应资金满足清算的要求。 3. 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指支付过程中一方无法履行债务合同造成其他各方陷入无法履约的困境。 系统风险是支付系统构造中各国货币当局最为关注的问题,由于支付系统的运转直接支撑着一国金融市场的运作以及经济活动的进行,支付系统的中断必然造成整个金融市场秩序紊乱、经济活动停顿,使整个国家经济陷入危机。 大额支付系统的风险控制对防止系统风险至关重要。 4. 违规风险 违规风险指人为的非法活动,如假冒、伪造、盗窃活动对支付系统带来的风险。 在现代大额支付体系借助电子通讯的时代,在支付数据处理、传输过程中进行非法发送命令、窃取数据等一系列非法活动,对一国的支付系统形成了严重的威胁,如何有效地防止金融犯罪是各国在支付系统设计中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5. 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指由于缺乏支付法或法律的不完善,造成支付各方的权利与责任的不确定性,从而妨碍支付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 无论是支付服务的提供者还是使用者,都希望将支付过程中产生的风险或损失转移到另一方,因此,支付系统的运行依赖于一定的法律根据。 6. 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指由于现代支付系统运用的电子数据处理设备及通讯系统出现技术性故障而使整个支付系统运行陷入瘫痪,是一种潜在风险。 二、支付清算系统的风险管理 (一)加强对日常结算行为的管理 (二)加强法律环境的建设 (三)加强对计算机犯罪的监管 (四)减少技术故障 第三节 我国支付清算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