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比喻类命题作文审题指导123PPT.ppt

发布:2016-08-18约5.21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比喻类命题作文审题指导 2014、06 比喻类命题作文,顾名思义其题目整体或其中的一个词语运用比喻修辞方法。与一般命题作文题目相比,比喻类命题作文题目能引发考生多向思维,在审题上增加了难度。近几年中考作文中,比喻类命题明显增多。 例如: “心中有盏红绿灯”、 “沐浴着春风行走” “留在心底的风景”、 “成长的脚印”、 “窗外有蓝天”、 “我心中的歌”、 “春风拂面”、 “穿过乌云的阳光更加绚丽” “心中的彩虹”、 “飘落心灵的秋叶”。 “点亮一盏灯” 许多学生对这类题目感到不好把握,经常出现跑题、不切题的现象。如何才能写好这一类的命题作文呢? 在写作比喻类作文题目时,应注意审题: 一、化虚为实 二、化大为小 一、化虚为实。以比喻修辞方法出现的词语的意思往往是“虚”的,我们要找出它的真实意思。化虚为实,能够引领我们从朦胧走向清晰,帮助我们把握命题的真实意图。 1.明确本体 考生在审题时,首先要仔细揣摩,明确题目中喻体的本体。如:《走过风雨》中的“风雨”显然不仅仅是自然界的风雨,其本体应是”挫折”、“困难”等。再如:《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我们根据提示语“生活中并不缺乏快乐,只要用心体味,你总能从中悟出快乐的真谛,找到获取快乐的办法,捡到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我们不难看出“钥匙”不是指生活中我们使用的钥匙,其本体是“真谛”、“方法”等。 2.吃透题意 明确作文题目中的比喻词语的本体后,我们可以把本体的词语替代原题中比喻的词语。这样,便于我们从整体上揣摩题目的意思。如:《走过风雨》,我们可以换成《走过困难》、《走过挫折》等。此时,我们不难明白题意是战胜困难、战胜挫折。 再如:《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我们可以换成《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真谛》,显然,题意是“那天,我懂得了快乐的道理”;我们也可以换成《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方法》,此时题意是“那天,我找到了快乐的方法”。 二、化大为小 化虚为实,而“实题”的范围往往是比较大。此时,我们应采取化大为小的方法进行二次审题。“化大为小”,首先要找准题目的关键词,然后在关键词前加上一些限制性的修饰语。例如,《走过风雨》转换成《战胜困难》后,我们可以在“困难”前面加上“学习”、“心理”等词语。再如,《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转换成《那天,我明白了快乐的道理》后,我们可以在“快乐”前面加上“助人为乐”、“生活自立”等短语。这样,范围缩小的题目指向更明确。 化大为小的过程,实际上是在化虚为实的基础上将题目与生活积累中曾触动自己心灵的相关材料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化大为小,把写作思维的触觉指向了选材的方向,为进一步写作打开了方便之门。 【中考佳作】 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 我的房间与父亲的卧室隔了一道门。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我从未主动开过那扇门,因为我和父亲的共同语言实在少得可怜,而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也是远得好像没有边际。对此,我固执地认为,这就是代沟的表现形式。 那是前几天,班里开了一个班会,主题就是如何打开快乐之门,并规定每人对此进行一次较为详细的调查。这可让我犯了难,我可不愿去问老爸究竟怎么做,可作为班干部,又不允许我敷衍了事。 回家后,正赶上开饭时间,一家三口坐在一起,我试着张了几次嘴,可一想到每次交谈都会不欢而散,甚至闹得连饭都吃不成,话到嘴边又强咽了下去。 说起来都不是什么大事,有时我也感到不可理解,自己和爸爸为什么会为一些事不关己的事大动肝火呢?爸爸会瞪着眼说:“这都是为你好!”什么为我好,纯粹就是不允许我有思考的自由嘛! 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距交这篇讨论稿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我心中想的还是那些和父亲争吵的画面。父亲的屋门伸手可 及,几次人都站在门口了,就是没有信心为自己打开。门的那边,父亲也不知在写什么,我的心思不知他注意到没有? 第二天,由于成人考试要占用我们的教室,我们提前放学回家。路过菜市场,看到父母正在买菜,还没等我走上前去,他们的话就像长了腿似的跑到我的耳朵里来: “这东西孩子不太爱吃,是不是不买了?”妈妈拿着木耳,有些为难地说。 “买,买,报上说这里面稀有元素多,让孩子适当吃点有好处。”说着,爸爸便掏出钱来。 我知道木耳很贵,可爸爸并不因为我不爱吃就不买,他此时考虑的是我需不需要这些营养,可我在吃这些东西时,怎么就不去考虑“营养”这一因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