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学传热学公式总结报告.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热传导导热微分方程:肋效率: =实际散热量/假设整个肋表面处于肋基温度下的散热量( = ) 等截面直肋(肋端绝热) 温度分布: θ=θ0ch(m(x-H))/ch(mH), 肋端: 热量:肋效率:为肋面总效率(1)、集总参数法(Biv<0.1M,M=1(平板),1/2(圆柱),1/3(圆球))平壁稳态导热第一类边界条件:单层: ;多层第三类边界条件:传热问题单位W/m2圆筒壁稳态导热第一类边界条件单层: ;多层:第三类边界条件:单位:W/m——热对流,固体内部导热热阻与界面上换热热阻之比,非稳态过程的无量纲时间,表示过程进行的时间深度。非稳态导热过程中,Fo越大,热扰动就越深入地传播到物体内部,物体内各点的温度就越接近环境值。当量直径=4A/L;; 。吸放热热量:平板对流换热表面h:(层流)(紊流)管内对流换热表面h:(紊流,流体被加热n=0.4,流体被冷却 n=0.3)Gr中a=1/T;;3-15 一种火焰报警器采用低熔点的金属丝作为传热元件,当该导线受火焰或高温烟气的作用而熔断时报警系统即被触发,一报警系统的熔点为5000C,,,,初始温度为250C。问当它突然受到6500C烟气加热后,为在1min内发生报警讯号,导线的直径应限在多少以下?设复合换热器的表面换热系数为。 解:采用集总参数法: ,要使元件报警则,,代入数据得D=0.669mm验证Bi数:,故可采用集总参数法。——热辐射(黑体)黑体辐射力:;普朗克定律:(实际表面)几种特殊情况的简化式: (a) X1-2=1时:;(b)A1=A2 时:(c) A1/A2≈0 时: ;遮热板:J1=E1+G1;;有效辐射:单位时间内离开表面的单位面积上的总辐射能,记为J投入辐射:单位时间内投射到表面的单位面积上的总辐射能,记为G表面辐射热阻;空间辐射热阻=或饱和大容器沸腾曲线:自然对流-核态沸腾-过度沸腾-稳定膜态沸腾基尔霍夫定律:热平衡时,任意物体对黑体投入辐射的吸收比等于物体发射率9-21、已知:两个面积相等的黑体被置于一绝热的包壳中。温度分别为与,且相对位置是任意的。求:画出该辐射换热系统的网络图,并导出绝热包壳表面温度的表达式。解:如图所示,只考虑两黑体相互可见部分的辐射换热。则表面1、2、3组成三表面的换热系统。由网络图可知:,即。及,;又,,。这样上述平衡式转化为:,或,即。——换热器强化传热最有效的途径:1)增大传热面积A2)增大平均温度差 3)增大传热系数K传热过程方程式;热平衡式,其中q为质量流量kg/s,c为定压比热,由对应算术平均温度确定。效能: ;NTU=kA/Cmin;10-21、在一台逆流式水-水换热器中,,流量为每小时9000kg,,流量为每小时13 500kg,总传热系数,传热面积A=3.75m2,试确定热水的出口温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