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案(课时)精要.doc

发布:2016-04-09约2.59万字共5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九年级信息技术学期教案 2013-2014学年度 第二学期 简 介 本课为学生的第一堂信息技术课,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学习信息技术的紧迫性以及学好信息技术的方法。 从分析课本的编排入手,总体把握教材,告诉学生:本期我们将要学习什么、掌握什么。培养学生的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意识、信息素养和操作技能。 教学课时:一课时 ( 总课时第一课时 ) 教学重点: 1、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意义 2、学好信息技术的方法和途径 3、上机实践的要求及相关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授法 教学准备: 教案一份 授课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向学生介绍自己:姓名、学历、专长, 2、初步认识学生 3、导言(解决问题:为什么要学习信息技术?): 21世纪,以计算机、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社会的各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并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与文化水平的标志。 4、本期教材概述 本期我们使用的教材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由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和省内外著名计算机专家,结合贵州省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践和教学条件,在吸收了国外相关教材编写风格的基础上,共同编写了这套高中信息技术教材。 5、教材分析: ①主题鲜明,取材合理。本套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意识、信息素养和基本操作技能为己任,遵循教育部指导纲要精神,参照国内外相关教材合理选取教学内容,满足教学需要。 ② 注重素质,兼顾技能。本套教材以信息处理为主线,尽量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贯穿于基本操作和应用能力教学之中,注重信息文化、技术知识的系统性和实用性,强 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 ③编排新颖、适合教学。本套教材编排风格注重吸收国内外优秀中学教材的成功经验,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内容,保证了教材科学性的基础上遵循各年龄阶段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认识规律和学习特征,适合教学和自学。 6、学习指导: 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有着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又有别于其它学科的学习,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务必要理论联系实际,搞好课堂学习,立足问题的解决,加强自学与探究性学习,自觉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意识、信息素养和操作技能。 7、上机操作要求: 同学们上机实践要带上鞋套,遵守机房上机操作的相关规定。 对每次上机的具体内容及步骤要有书面的记录。 8、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计算机的熟悉情况: ①用过电脑的同学比例; ②使用电脑的情况; ③家庭拥有电脑和上网情况的调查; 通过以上的问答调查了解高一学生的信息技术掌握情况,有针对性的备课和课前准备,为本学期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做好准备。 第一单元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节 信息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总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知识性目标 了解什么是信息;掌握信息的主要特征;学会区分信息和信息的媒体;通过生活实例具体说明信息的特征;了解信息技术及其主要内容; ◆ 技能性目标 能快速在图书馆或向家长获取信息;对于有条件上网的学生,应提高上网查询的速度。 ◆ 情感性目标 交流讨论信息在信息社会的重要性,感受信息文化;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主动获取信息的愿望。 教学重点:信息的定义及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联系 教学难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方法:教授、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信息的概念: 师:同学们,今天是我们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第一堂课。有谁能说说什么是信息?在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试着举1~2个例子。 生:(举例) 师:(教师在学生举例时可以将案例记录在黑板上,以备区分信息与信息的媒体之用) 师:刚才大家都列举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著名的学者是如何来定义信息这个概念的。 师:信息是一个被各个领域广泛运用的概念,其定义因领域的不同而各不相同。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的是信息学奠基人香农和控制论奠基人维纳对信息的定义。 师:信息需要用载体来表示和传播,表达信息的载体称为信息的表示媒体,简称媒体。例如:书中记载的内容属于信息,书就是信息的媒体。刚才同学们举了这么多例子,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哪些属于信息,哪些属于信息的媒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