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件 第十章 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扩张.ppt

发布:2018-04-13约2.81千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章 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扩张 第十章 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扩张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马克思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及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协调等内容,从而正确认识全球化的利弊以利于我国正确开放。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产生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第四节 经济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产生 经济全球化及其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推动经济全球化力量 一、经济全球化及其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资本、技术、信息、劳动力等各类生产要素越出国界、相对自由地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使世界各国社会再生产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诸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日益融入全球经济整体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迅速扩张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第一,世界和平乃是经济全球化最基本的保障 第二,主要大国将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作为执政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政策 第三,有一个或几个大国主导全球化进程 第四,全球绝大多数国家认同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一些根本性共同原则 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1、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客观历史进程 2、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范围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的统一 3、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导的全球经济发展相互依存的过程 4.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世界经济依附深化过程 ■发达国家的优势在于: (1)发达国家掌握了先进技术,具有极高的生产力水平,控制了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所必需的技术及其他要素。 (2)发达国家控制了全球化的金融市场,引导了全球资源配置。 (3)发达国家主导了国际规则的制定 。 三、推动经济全球化力量 1、生产力发展是决定经济全球化的最主要原因 2、被多方认可的国际经济制度的建立为国际经济交往提供了基础规则 3、经济自由化的发展打破了经济边界对产品和生产要素流动的限制 4、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微观力量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经济全球化发展水平的判定标准 贸易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 资本流动与雇佣劳动关系的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发展水平的判定标准 ■衡量经济全球化的具体指标: 第一,一国的经济国际化水平; 第二,国际贸易发展水平与结构; 第三,国际资本流动情况; 第四,国际人员流动情况; 第五,参与跨国组织的成员国数量; 第六,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数量。 二、贸易全球化 1、国际贸易增长高于世界经济平均增长水平,市场一体化发展迅速 。 2、贸易结构发生变化,技术和服务贸易比重提高。 三、金融全球化 1、货币流通的全球化 2、金融资本全球化 3、金融市场全球化 4、金融协调与监管的全球化 一是外汇交易的增加。 二是电子货币流行并在全球得到广泛的应用。 三是强势货币跨越国境流通的范围不断扩大。 四、资本流动与雇佣劳动关系的全球化 ■资本全球化的雇佣劳动关系的特点在于: 第一,雇佣的主体、客体发生变化,劳动者面对的不再仅仅是本国资本,而是跨国资本; 第二,阶级关系复杂化,各国贸易保护政策都受到资本、工会的支持; 第三,劳动者的地位更加低下。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有利影响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经济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的深化 一、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有利影响 1、经济全球化提高了全球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2、经济全球化为后进国家发展提供了机遇 3、经济全球化密切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有利于世界的发展与稳定 经济全球化的对发展中国家积极影响在于: 第一,通过国际贸易,扩大了发展中国家的产品销售市场 第二,通过资本引进,弥补了发展中国家资本的不足 第三,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缩短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 第四,为发展中国家发展自身的主导产业提供了机遇 二、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1、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 2、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3、影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