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夜晚的实验 1教案 苏教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夜晚的实验 1教案 苏教版
一、教材分析:
《夜晚的实验》一课,主要记叙了斯帕拉捷通过多次实验,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的经过,指出正是这次实验,引起了科学家对超声波的研究,才使我们今天能够享受到超声波技术带来的恩惠。
全文共有9个自然段,分三部分来写。 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写蝙蝠在夜空中飞行引起了斯帕拉捷的好奇。 第二至六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写斯帕拉捷经过多次夜晚实验,终于弄清楚:蝙蝠夜间飞行是靠听觉来确认方向、辨别目标的。 第七至九自然段为第三部分,写斯帕拉捷的实验引起了科学家对超声波的研究,并由此而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恩惠。
二、学情分析:
这样的文章,语言平实,学生一读就懂,在语言文字的训练点上还是比较难找的;同时它又是一篇有着科学性的文章,如果上不好,就会使语文课走样,成为科学课。
三、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懂得课后作业中“瞎子”、“穿透”、“听|”等词的意思及其所带引号的用法。
3.通过朗读、复述等一系列语言训练,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大胆实验、潜心研究、遭受失败不气馁、善于反思。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四、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大胆实验、潜心研究、遭受失败不气馁、善于反思。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五、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导入:
鱼儿在水中有自由来去的本领,人们就模仿鱼类的形体造船,鸟儿在天空有自由飞翔的本领,人类就模仿鸟儿的结构制造飞机。这就是仿生学的例子。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个在仿生学过程中重要的实验。
板书课题: 夜晚的实验(读题)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读准字旨,读顺课文。
(2)借助字典并联系下文自学生字词。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渎生字词,相机字音。
喉咙 苍蝇 (咙、蝇是后鼻音,在词中读轻声)
???瞎子 薄膜 油漆 矿藏 领域
???堵住 揭开: 判断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掌握课文的能力。
3.通读课文,回答揭题时提出的前两个问题。
???(板书:蝙蝠 斯帕拉捷)
???能不能根据这两个词把文章的内容概括出来。
4.指导分段
???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第—段(第1自然段)写蝙蝠在夜空中飞行引起了斯帕拉捷的好奇。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写经过多次实验,终于揭开蝙蝠出行的秘密。
???第三段(第7—9自然段):写斯帕拉捷的实验引起了科学对超声波的研究使我们享受到它带来的恩惠。
5.三部分中哪个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为什么?
三、指导书写
???本课生字全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安排好各部分的比例。
???大部分左窄右宽或左小右大。
???判:左右相等;
???添:注意“点”和“捺”。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都很崇拜科学家,老师也是一样。可是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不是总是觉得科学实验是一个特别悬乎的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的认识是不是有了一些改变呢?
2.我想我们这节课应该至少解决两个问题:(出示)
斯帕拉捷是怎样做这个实验的?
斯帕拉捷是个怎样的科学家?
通过解答第一个问题,我们才能对斯帕拉捷这个人有所了解,才能走进这位科学家;我们了解了斯帕拉捷,才能真正感受到他实验的魅力。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斯帕拉捷为什么想到做这个实验?
2.指名读。
3.为什么斯帕拉捷对蝙蝠感兴趣?我想散步的人不会是他一个人吧?
4.可能我还有一个疑问希望大家帮助解答:我想街道上、树上栖息的动物会不少,可是他为什么对蝙蝠这么感兴趣呢?
三、学习课文二-六自然段:
(一)整体把握,梳理线索。
1.首先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根据表格的要求边读边思考。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先在书上做上记号,再尝试着填表。
实验顺序 实验设想 ?实验想象 ?实验结果 ?实验后反思
2.斯帕拉捷的实验一共分为几次完成的?
3.我们发现有的可以内容可以通过读书直接填写出来,有的不能光看就清楚的。先说第一次吧。这一次书上写的比较详细。
4.指名回答。
5.我们是概括的回答,课文中写得还是比较详细的。谁来读读第三自然段?这个自然段解决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实验猜想,一个是实验后反思。
6.请一个同学把实验猜想部分再来读一读。他读完了,我再来读一读,大家认真听,发现有什么区别吗?(教师在读的时候故意漏了一个“总”字),发现什么?一个“总”说明什么?
这是人的常态思维,可能和斯帕拉捷同行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