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转型.docx

发布:2023-09-03约5.56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转型 1 传统图书馆的不足 作为信息服务的前沿机构,其分支机构在学校的教育和科学研究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高校的信息中心, 是课堂教学、科研工作的必要延伸和补充,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同时, 高校图书馆又有着不同于公共图书馆的特性:其主要读者是大学生及较高层次的教学、科研工作者。他们专门从事相关专业的学习、教学或科研工作, 这就使得他们有不断追求学科前沿知识、关注学科领域最新发展动向、拓宽专业视野、充实文化底蕴等需求。因此在高校中, 对信息的需求表现出范围广、程度深以及信息量大、内容新颖、重点突出的综合性特点。 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传统图书馆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尤其是已不太适应高校建设发展的需要。首先, 传统图书馆收藏的信息知识载体存储密度小、体积大、占用空间多、保管费用相对较高, 需要不断新建和扩建书库, 以保存日益增加的纸质文献。与此同时, 当书库无论是面积还是个体数量都在增加时, 就必须要考虑工作人员数量的持续增加。其次, 服务对象的范围十分有限, 即使实现了跨越多个图书馆的联合服务 (例如为用户提供通用借阅证来实现“馆际互借”) , 由于受到时空、馆藏文献资料数量等的限制, 其信息共享程度仍然非常有限。再次, 服务手段较为落后, 信息传递速度相对较慢, 最新和急需信息不能及时获取, 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因此, 在信息化时代海量信息的冲击下, 为了使图书馆充分发挥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职能, 必须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 在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上大胆创新, 实施品牌战略, 积极打造服务精品, 满足读者多样化需求, 为读者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率的服务, 充分发挥其在教书育人中的重要作用。 2 改变信息服务的方式和技术手段,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 如前所述, 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主要功能是为读者提供借书、还书、阅览等服务。在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对图书馆的服务需求已经今非昔比。尤其是在高校, 图书馆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学校的“知识宝库”、服务于教学与科研的学术性机构, 应当在信息服务方式和技术手段上进行革新, 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 满足高校发展建设的需求, 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 2009年初, IBM首次提出“智慧地球” (Smart Planet) 的概念, 在业界引起巨大反响, 甚至有分析认为IBM公司的这一构想极有可能上升至美国的国家战略。2009年8月, 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考察时指示“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 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基于这种“智慧”的理念, 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的前沿机构, 应抓住机遇, 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推动现代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演进。 2.1 智慧化服务和管理 智慧图书馆 (Smart Library) 是一种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用户和图书馆系统信息资源相互交互的方式, 以提高交互的明确性、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从而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一种新型图书馆管理和运行模式。我们可以认为:智慧图书馆=图书馆+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化设备。 智慧图书馆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方便地实现用户之间、用户与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之间、用户与信息资源之间以及信息资源之间的相互通信。它的最高阶段就是各部分都由图书馆智能化地完成, 无需人工干预, 达到“智慧”状态。 2.2 依赖的信息技术 2.2.1 物理网络 2.2.1. 物联网的含义 物联网是当今社会许多行业信息化过程中一个比较现实的突破口。对于大多数人而言, 物联网 (又名传感网) 一词还很陌生。那么, 什么是物联网呢?顾名思义,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它是指通过射频识别 (RFID) 、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把任意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 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具体地说, 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大到电网、铁路、公路、油气管道, 小到家电、衣物、书本等各种物体中, 并且普遍连接, 形成物联网。物联网实现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互联互通。 2.2.1. 物联网的信息融合 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 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出来的网络, 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意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物联网具备3个特征: (1) 全面感知: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 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 (2) 可靠传递: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 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 (3) 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 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 对物体实施智能化控制。 2.2.2 云计算服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