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一章第二讲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时跟踪检测(含解析).doc

发布:2017-05-20约3.35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限时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2015·绵阳三模)现代拆解与再利用产业,几乎100%对回收废弃物资源进行了利用。下图为江苏扬州静脉产业园产业链基本构架,读图回答1~2题。 1.该产业园区主要目的是解决(  ) A.工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 B.资源利用中的环境污染 C.消费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D.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该园区从国外输入废弃物资源,主要考虑的是(  ) A.经济效益         B.社会效益 C.环境效益   D.国家间利益 (2015·泰安期末)读我国某地区工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该地区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企业因生产联系而集聚 B.该地区的工业多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 C.硫酸厂是该地区的主导企业 D.该工业多布局在东部沿海地区 4.图示产业链最突出的优势是(  ) A.延长电厂产业链,提高其产品附加值 B.扩大市场规模,提高产品竞争力 C.吸纳劳动力就业,提高城市化水平 D.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 读某地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回答5~6题。 5.下列地区最适合大力推广该生产模式的是(  ) A.青藏高原   B.松嫩平原 C.海南岛   D.太湖平原 6.该循环经济模式(  ) A.没有任何废弃物产生 B.生产受市场影响显著 C.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 D.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开展生产 读我国沙漠化土地成因构成(①点)图,回答7~8题。 7.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 B.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C.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 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8.据图分析沙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植被遭到破坏 B.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 C.降水减少,蒸发加剧 D.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地区推进 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原经济区规划了六大生态区(如图),到2020年,区域森林覆盖率要从现在的22%增长到25%,初步实现区域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根据材料和图完成9~10题。 9.西部三个山地生态区防治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大气污染 10.除了建立生态区,本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还有(  ) A.西部地区进行大规模梯田改造,减少地表径流 B.河流上游进行梯级开发,有效防治洪涝灾害 C.东部地区推广新型灌溉方式,节约用水 D.关停所有有污染的产业,保护环境 读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危害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1~12题。 11.图中所示的环境问题是(  ) A.荒漠化   B.臭氧层空洞 C.水土流失   D.全球变暖 12.图示环境问题在我国最严重的地区是(  ) A.黄土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东北平原   D.长江三角洲 二、综合题(共52分) 13.(2015·怀化二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 下图为某地区的干燥度分布示意图。 注: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时段内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 材料二 酒泉、武威、兰州等地自古是重要的粮食、棉花及优质瓜果产区。近年来,酒泉等地农民在瓜秧周围的表土上铺一些小石块,以提高西瓜的产量和质量,这就是“压砂技术”。 (1)根据材料一描述图示地区干燥度分布规律,并简析其成因。(8分) (2)简述酒泉利用“压砂技术”能够提高瓜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原因。(8分) (3)图中B湖日趋缩小,有专家提出“治湖的关键是治河,治河的关键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治理思路。试分析B湖面积缩小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12分) 14.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材料一 我国沙尘暴的主要发生区域在青藏高原和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其中,每年的12月到次年3月,沙尘暴发生中心集中在青藏高原上,并随时间推移向北移动。目前,珠穆朗玛峰地区海拔6 300 m以下,基本没有常年积雪(景观如材料二所示)。 材料二 冰川退缩后,在珠穆朗玛峰北坡形成越来越高的戈壁滩(2010年11月拍摄)。 材料三 “风沙滚滚天畔来,白天屋里点灯台,行人出门不见路,一半草场沙里埋”。这是流行于内蒙古一带的顺口溜。 (1)分析每年12月至次年3月沙尘暴中心集中在青藏高原上的原因。(8分) (2)目前,珠穆朗玛峰地区海拔6 300 m以下,基本没有常年积雪。这一现象可能给青藏高原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带来怎样的影响?(6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所描述的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要缓解这种地理现象,当地应采取的措施。(10分) 1.C 2.A 第1题,从图中可看出,主要是对废旧机电产品、电子产品、汽车等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则主要是为了解决消费过程中的环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