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历史选修4第一轮考点归纳复习课件3.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走向高考 · 历史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教版 · 高考总复习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部分 选修四 第48讲 无产阶级革命家 和杰出的科学家 选修三 目 标 定 位 1 考 点 梳 理 2 巩 固 提 升 4 真 题 体 验 3 目 标 定 位 明确考向 把握主线 课程标准 1.无产阶级革命家: (1)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体会其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懈奋斗的探索精神。 (2)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认识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3)了解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认识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神。 2.杰出的科学家: (1)了解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等科学家的主要事迹,认识他们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2)了解牛顿、爱因斯坦等人成长历程及主要科学成就,认识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本讲主要讲述了中外历史上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杰出的科学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成为资本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与斗争的指南。在帝国主义时代,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中国,毛泽东和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领导中国取得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 中外科学家的科技成就,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考纲要求 1.无产阶级革命家:(1)马克思、恩格斯;(2)列宁;(3)毛泽东、邓小平 2.杰出的科学家:(1)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2)牛顿、爱因斯坦 考 点 梳 理 1.马克思、恩格斯 (1)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①1842年春,马克思被聘为《莱茵报》的主要撰稿人,从此利用《莱茵报》发表多篇文章,矛头直指反动的政治制度。 ②1845~1846年间,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完成《德意志意识形态》,提出无产阶级必须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 ③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将社会主义学说置于牢固的科学基础之上。 ④1848年2月,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无产阶级革命家 (2)投身“武器的批判”:亲自参加1848年革命的实践,投身到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去。 (3)从事理论研究,发表《资本论》:成为社会主义的教科书和工人运动的指南。 (4)建立国际组织、指导无产阶级革命: ①应邀出席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并起草发表《共产党宣言》。 ②1864年9月,应邀出席国际工人协会并起草了《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等重要文件。 ③恩格斯创立和领导第二国际,推动了19世纪末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2.列宁 (1)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1903年,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布尔什维主义出现,列宁主义诞生。 (2)迎接新的革命高潮:1905年革命后,创办《真理报》,并先后发表了《四月提纲》《国家与革命》等重要文章,及时地给革命进行指导。 (3)领导十月革命: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4)巩固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 ①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同德国签署和约,退出战争。 ②领导苏俄军民取得反对外来干涉和国内战争的胜利。 ③为恢复国民经济,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成功地进行了新经济政策的探索。 (5)卓越的理论贡献: ①对党的团结、社会主义文化教育的发展、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的前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论述。 ②不仅指导了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对整个共产主义运动都具有指导意义。 3.毛泽东 (1)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 ①1920年,创建了湖南共产党早期组织。 ②1921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2)探索中国式的革命道路和军队建设道路: ①大革命失败后,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探索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②对军队建设做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贡献。 (3)成为领导核心,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①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②毛泽东思想在中共七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4)缔造新中国: ①1949年,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举行了开国大典,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恢复了国民经济。 (5)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①从1953~1956年,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地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②1956~1966年,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探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出现了严重失误。 4.邓小平 (1)土地革命时期: ①大革命失败后,曾在武汉担任中共中央秘书工作,后到上海任党中央秘书长。 ②1929年10月
显示全部